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證道歌·其二二四》
《證道歌·其二二四》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古风

空拳指上生实解,巡行数墨看经快。

蟾光体指俱迷,枉入三途受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蟾光(chán guāng)的意思:指月光或明亮的光线。

空拳(kōng quán)的意思:空着手,没有拳头,指没有武器或力量。

三途(sān tú)的意思:指人死后灵魂的三条去路,分别是往生极乐世界、转世投胎和堕入地狱。

受罪(shòu zuì)的意思:遭受痛苦、折磨、困苦

数墨(shǔ mò)的意思:计算墨水的量,比喻评价文章的深浅或者人的才华。

虚受(xū shòu)的意思:指受到了虚假的恩惠或表面的关心,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或利益。

巡行(xún xíng)的意思:指巡视、巡查、巡逻。

圆蟾(yuán chán)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态度和善。

鉴赏

这首诗名为《證道歌(其二二四)》,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诗中以禅宗修行的视角,描绘了修行者通过观察和理解佛法的过程。"空拳指上生实解"可能意味着修行者通过空灵的拳法手势领悟到深刻的佛法真理;"巡行数墨看经快"则表示在研读佛经时,通过反复琢磨,快速获得智慧的喜悦。然而,"圆蟾光体指俱迷"暗示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迷惑,就像月光下的手指难以辨识;"枉入三途虚受罪"则警告修行者勿被表象所惑,以免误入歧途,徒然承受无谓的苦难。

整首诗寓含了对修行道路的深刻洞察,强调了实践与理解的结合以及避免执着的重要性,体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赠与安竟书记

脱却黄冠著锦斓,还丹误服得童颜。

真人未必居蓬岛,药草终须到雪山。

剩有君臣绍洞上,更无文字到人间。

才华洗尽看南斗,莫学黄龙在泐潭。

(0)

龙护园

太守新修别院深,遥分祇树落城阴。

官閒喜傍烟霞迹,僧僻惭牵缨冕心。

定化弦歌成佛国,已将钟梵入名林。

溪坛曾见闻樨者,空谷宁愁金玉音。

(0)

华林送李别驾廷标入觐

折柬寻僧几日情,俄闻万里逼王程。

一官久系皇恩重,三径从抛乐事轻。

梅萼渐看帆影远,杏花回首马蹄横。

遥知丹石薰风下,野老欣传返旆声。

(0)

九日

年年此日在高山,更不登临但倚栏。

百岁定知黄菊在,一瓢且对白云寒。

雁辞玉塞空秋草,犬吠霜钟起夜坛。

底事暂随吟望处,风流不与夕阳残。

(0)

丹霞诗十二首·其七晚步松岭

岁寒犹见一丛青,高托层崖覆石屏。

夜月不侵无草地,晓风频护独椽亭。

荫垂千仞连云栈,响答长江入海溟。

倚杖闻猿却回首,下方谁梦到林坰。

(0)

寄廖昆湖太守

匡月湖烟尚未收,几人此日忆同游。

河山剩有霜筠色,云水飘馀桐树秋。

五马重嘶金井畔,三车还拟墨池头。

拭眼因缘今古合,一书先报李江州。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