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山(áo s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雄伟。
傍晚(bàng wǎ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时刻,也泛指傍晚时分。
电火(diàn huǒ)的意思:指电流火花,比喻非常短暂的时间或极短暂的瞬间。
解事(jiě shì)的意思: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流风(liú fēng)的意思:指流动的风,形容风势强劲、迅猛。
瞥眼(piē yǎn)的意思:瞥眼是指眼睛迅速地扫视一下,形容看东西或看人的目光短暂而迅速。
树梢(shù shāo)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点,也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真解(zhēn jiě)的意思:真正的解释或真正的答案
瞥眼间(piē yǎn jiān)的意思:瞬间,极短的时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七夕之夜的盛大灯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灯火辉煌与时间流转的对比,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首句“七宵镫宴对鳌山”,以“七宵”点明了夜晚的持续时间之长,暗示了灯会的盛大与隆重。“对鳌山”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形的灯火排列,仿佛群山耸立,增添了壮观的视觉效果。
次句“电火原消瞥眼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灯火比作电光,强调了灯光的迅速与明亮,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短暂,让人不禁感叹于光影变换的快速。
第三句“最是流风真解事”,这里的“流风”指的是晚风,诗人通过“解事”一词,赋予了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表达了晚风似乎也懂得欣赏这美丽的灯火,增添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一句“常收傍晚树梢閒”,“傍晚树梢閒”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梢上余晖未尽的宁静景象,与前文的灯火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清代宫廷灯会的盛况,以及自然与人工、时间与空间的和谐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铙歌·其十二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燕山隅。何用问遗君,大秦明月珠。
结以连理带,荐以合欢襦。
又何问遗君,青丝系玉环。
可直千万馀,翠羽绍缭之黄金错其间。
闻君有它心,拉杂其珠摧其环。摧其环,临高台。
反袂以障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若复相思,有如此珠,有如此环。
非我可为,鸡鸣狗吠。我视兄嫂,不言谓何。
东方须臾高奈何。
过广宁望医巫闾山
名山插霄汉,朵朵青芙蓉。
连亘数十里,隐现千百重。
迢遥不可极,黛色堆奇峰。
窈窕复岝㟧,郁郁多苍松。
中有桃花洞,杳霭常云封。
万古镇幽州,秩祀同岱宗。
盻望生引领,瞻顾停六龙。
何时一登览,荡涤疏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