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条惊雪尽,翻袂爱风柔。
好驻城南马,春桑遍陌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游午桥庄》中的第四首。诗人以清晨祭祀后与友人一同游览午桥庄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首句“晓坛初毕祀”写出了清晨祭祀仪式刚刚结束,暗示了新的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弭盖共寻幽”描绘了他们乘着车盖,共同探寻幽静的山林,体现了朋友们的雅兴和对自然的向往。
“鸟哢林中出,泉声冰下流”通过鸟儿在树林中鸣叫和泉水在冰下流淌的声音,展现了庄子周围的宁静与活力,富有动态感。诗人通过听觉描绘,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攀条惊雪尽,翻袂爱风柔”两句,诗人细致地捕捉到树枝上残雪消融的瞬间,以及微风吹过衣袖带来的轻柔触感,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暖和变化。
最后,“好驻城南马,春桑遍陌头”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停留,欣赏满眼的春桑,寓意着生活的富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午桥庄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赏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
庐阜秀江南,凝结尽云母。
泉源乃云腴,甘冽固其所。
悬为瀑布垂,蹙作龙鸾舞。
交流涧谷中,厥味皆钟乳。
僧坊有能事,致远劳汲取。
凿石为通渠,计里不计步。
回环绕山麓,高下映檐庑。
蜿蜿虹腰转,溜溜螭头吐。
沛然饮濯馀,灌溉及园圃。
谁将创物智,作此济众祖。
暂劳逸则永,心一力乃举。
岂惟小物然,万事尽如许。
吾道何其衰,寤寐慨思古。
秋风萧萧芦苇苍,野岸郭索纷成行。
持矛被甲正雄健,意气正欲行无旁。
朝魁执穗似有礼,拥剑敌虎何其强。
野人篝火夜采拨,束缚赴鼎如驱羊。
樽前风味若无敌,芼以橙橘尤芬芳。
流膏斫雪快一饱,咀嚼海错皆寻常。
丹枫夜落吴天霜,䆉稏欲熟千畦黄。
梁溪白蟹正可钓,雏鸡浊酒肥且香。
先生归去营口腹,老饕未许他人当。
家山渐近意渐适,思归岂独鲈鱼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