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逢僧投杖揖,萝间候客抱琴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张 著 作 菁 山 隐 居 明 /高 启 霞 映 青 山 似 赤 城 ,归 栖 闻 已 谢 时 名 。半 湖 残 雨 收 虹 影 ,几 树 斜 阳 带 鸟 声 。竹 下 逢 僧 投 杖 揖 ,萝 间 候 客 抱 琴 行 。平 生 应 笑 王 夷 甫 ,末 路 方 言 少 宦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雨(cán yǔ)的意思:指雨势已经过去,只剩下雨水滴落的残余。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方言(fāng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构成]
偏正式:方(言
[例句]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作宾语)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末路(mò lù)的意思:指事物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发展或改变的境地。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时名(shí m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背景下,名声很大、很响亮。
谢时(xiè shí)的意思:对逝去的时光表示感激和敬意。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杖揖(zhàng yī)的意思:用手杖敲地,表示恭敬或致意。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寄题张著作菁山隐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霞映青山似赤城”,以瑰丽的晚霞映照青山,比喻隐居之地如赤城仙境,展现出环境的清幽和隐士的超凡气质。次句“归栖闻已谢时名”表达了对张著作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选择的赞赏。
第三句“半湖残雨收虹影”,描绘了雨后湖面彩虹的余晖,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暗示着隐居生活的恬静与美好。第四句“几树斜阳带鸟声”,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洒在树梢,鸟儿归巢的和谐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宁静。
第五、六句“竹下逢僧投杖揖,萝间候客抱琴行”,通过描绘诗人与僧人相遇的场景,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禅意,以及主人的热情好客。最后一句“平生应笑王夷甫,末路方言少宦情”,以东晋名士王夷甫晚年感叹仕途为喻,表达对张著作选择隐逸生活的敬佩,同时也寓含了对官场浮沉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画面,赞美了张著作的高尚品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