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朝常(cháo chá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常见的事物或行为。
促迫(cù pò)的意思:迫使、催促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汩汩(gǔ gǔ)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响起。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利欲(lì yù)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追求财富和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顾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灵骨(líng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核心部分或精髓。
飘忽(piāo h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行为不稳定,容易变化。
迫于(pò yú)的意思:迫于表示在某种压力或逼迫下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生人(shēng rén)的意思:指不熟悉的人,陌生人。
逝川(shì chuān)的意思:指时间流逝,如同水流一样迅速。
孰若(shú ruò)的意思:指谁更像、谁更胜一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真性(zhēn xìng)的意思:真实、真诚的性格或品质。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自固(zì gù)的意思:自我保护,自我维持。
- 翻译
- 流水不断向东流,太阳容易向西沉落。
在这广阔无垠的天地间,这两样事物显得多么瞬息万变。
在生活的匆忙中,黑发渐渐变成白发。
无知的人自己并未察觉,整天忙碌不停。
被名利所困的人,根基早已动摇。
哪比得上修养真性,来稳固精神之骨。
- 注释
- 逝川:比喻时间流逝。
常东流:比喻时间持续不断。
白日:太阳。
易西没:容易下山,比喻时间快速消逝。
悠悠:形容广大或长久。
天地间:指宇宙万物。
飘忽:变化不定,瞬间即逝。
促迫:急促紧迫。
生人:世人,普通人。
绿鬓:黑发,代指青春。
昧者:不明事理的人。
终朝:整天。
汩汩:形容忙碌不停。
利欲:名利欲望。
沈厥身:使自己陷入其中。
蹶:跌倒,此处指根基动摇。
缮:修养,培养。
真性:真实的本性,良心。
灵骨:精神之骨,指内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主题。"逝川常东流,白日易西没"运用比喻,将岁月比作不断东流的江水和西落的太阳,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无情。"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飘忽不定的感觉。
诗人接着指出,生活在世的人们往往被世俗的追求所驱使,"促迫于生人,绿鬓成华发",青春年华转瞬即逝,未觉察到时光匆匆。"昧者不自知,终朝常汩汩"批评那些不明事理之人,整日忙忙碌碌,却忽视了生命的真正价值。
"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蹶"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中迷失自我,根基已然动摇。最后,诗人提出"孰若缮真性,以自固灵骨"的警句,倡导人们应修养本性,保持内心的纯净,以此来稳固精神的根本,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歌,富有深沉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翠华岩
洞劓耶律词,其名翠华岩。
俯视耸观阁,仰面攒松杉。
厥维何王代,鬼斧开崭碞。
精气久削薄,烟岚郁相欃。
屡憩验足薾,独往悲情凡。
入萝畏石坠,转峤惊日衔。
飘飘万里风,吹我秋衣衫。
放迹慕康乐,入道怀贺监。
载思武陵避,愈怅桃花岩。
去住亦由人,极目江上帆。
竹亭清节为胡大声司寇赋
问君竹亭何处所,言在龙山之阳荆江之浒。
江水渺渺山青青,水边种竹中作亭。
山风时来奏竽籁,江月下照凝霜冰。
当时作亭亦漫尔,人诵公清名日起。
皇孙题榜郁嵯峨,清风几处表行窝。
武夷山前溪水碧,越王城上海云多。
秋台月冷霜华重,心绕南云不成梦。
起来挥翰走新图,要我题诗作清閧。
竹亭竹亭今若何,自公来后几人过。
鸿爪雪泥增怅望,石阑苔径想婆娑。
君不见召南茇舍终烟草,惟有甘棠一曲千古被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