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五文帝》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房(ē páng)的意思:指追求权力、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
卑宫(bēi gōng)的意思:指地位低下的宫殿,比喻地位卑微、不受重视。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丹朱(dān zhū)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红润。
宫室(gōng shì)的意思:宫室是指宫殿和府邸,也用来形容高大豪华的房屋。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露台(lù tái)的意思:指露天的平台或高台,也可比喻人的心境或情感的表露。
沙棠(shā tá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美好的事物。
太康(tài k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文杏(wén xìng)的意思:文雅的样子,形容人的举止、言谈有教养,有修养。
作作(zuò zuò)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 翻译
- 文杏沙棠的树木遭受了连续的灾害
不再建造露台,就像当年的阿房宫
- 注释
- 文杏沙棠:古代用来形容宫殿的优质木材。
露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高台,常用于观赏。
阿房:秦朝著名的宫殿,象征着奢华和暴政。
尧禹:古代贤明的君主,以节俭著称。
卑宫室:宫殿简朴,不追求豪华。
丹朱:尧的儿子,象征着奢侈的生活。
太康:夏朝末代君主,因沉迷享乐而国破家亡。
- 鉴赏
这首诗以"文杏沙棠代代殃"起句,形象地描绘了文帝时期可能存在的奢华之风,暗示着这种过度的奢侈可能导致百姓的苦难。接下来的"露台不作作阿房",进一步指出文帝没有像秦始皇建造阿房宫那样大兴土木,暗含对文帝节俭的赞扬。
诗人通过"古来尧禹卑宫室"的历史典故,将文帝的作为与古代贤君尧和禹的简朴生活相比,强调了文帝效仿先贤,不追求个人享受的精神。最后两句"不为丹朱与太康",则是借丹朱和太康这两个因骄奢而失国的典故,再次强调文帝的明智,避免重蹈覆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通过对文帝的赞美,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节俭治国、关注民生的美德的推崇。陈普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道德教诲和历史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