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道 场 山 拜 孙 太 初 墓 明 /徐 勃 三 尺 孤 坟 土 欲 倾 ,却 因 辞 赋 拜 先 生 。白 杨 夜 雨 墓 门 冷 ,青 草 暮 云 山 路 平 。半 碣 旧 曾 题 岁 月 ,一 杯 谁 复 奠 清 明 。隔 邻 石 马 嘶 风 立 ,来 往 何 人 识 姓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辞赋(cí fù)的意思:
[释义]
(名)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因此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构成]
并列式:辞+赋
[例句]
研读辞赋。(作宾语)坟土(fén tǔ)的意思:指坟墓中的土壤,也用来比喻贫瘠、不毛的土地。
风立(fēng lì)的意思:形容风势劲烈,引申为形势突变或局势紧张。
隔邻(gé lín)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的距离很近,但彼此之间却相互疏远,不互相交流。
孤坟(gū fé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坟墓,也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墓门(mù mén)的意思:指墓穴的门,比喻死亡。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嘶风(s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犹如嘶嘶作响的声音。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勃的《道场山拜孙太初墓》描绘了对先贤孙太初的敬仰与凭吊之情。首句“三尺孤坟土欲倾”,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墓地的荒凉,暗示墓主已逝去多年,坟茔无人照拂。次句“却因辞赋拜先生”,表达了诗人因欣赏孙太初的文学才华而前来祭拜。
“白杨夜雨墓门冷”渲染了墓地的凄清氛围,夜晚的冷雨更显孤独,而“青草暮云山路平”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示出诗人沿着山路默默前行的情境,寓含对先人的深深怀念。
“半碣旧曾题岁月”,意指墓碑上的字迹模糊,见证了时光的流逝,“一杯谁复奠清明”则表达了清明时节,诗人独自凭吊,无人共祭的寂寥。最后两句“隔邻石马嘶风立,来往何人识姓名”,借石马的形象和无人识其姓名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孙太初生前的寂寥以及后人对其事迹的陌生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孙太初墓地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