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十三首·其四启母石》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宁馨(níng xīn)的意思:安宁、平和的心情
石本(shí běn)的意思:指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原则。
太后(tài hòu)的意思:指皇帝的母亲,也可泛指君主的母亲。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在世(zài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还活着,尚未去世。
宁馨儿(níng xīn ér)的意思:指心情宁静、愉悦而安详。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游嵩山十三首(其四)启母石》,是金末元初时期的杨奂所作。诗中以顽石和启母的典故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故事。顽石象征着启母坚韧不屈的精神,启母在中国神话中是大禹的母亲,她因儿子治水劳苦,化为石头以支持他的工作。诗人提及宋太后和“宁馨儿”,可能暗指某位人物,可能是太后对某位不肖子孙的失望和责骂。整首诗通过启母石的故事,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某些人的批评或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诗中的“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描绘了启母坚毅的形象,暗示了她的精神永存。“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则透露出一种惋惜和谴责的情绪,可能针对的是那些辜负期望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杨奂对于历史人物和道德伦理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