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嵩山十三首·其四启母石》
《游嵩山十三首·其四启母石》全文
金 / 杨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

可怜太后,死骂宁馨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宁馨(níng xīn)的意思:安宁、平和的心情

石本(shí běn)的意思:指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原则。

太后(tài hòu)的意思:指皇帝的母亲,也可泛指君主的母亲。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在世(zài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还活着,尚未去世。

宁馨儿(níng xīn ér)的意思:指心情宁静、愉悦而安详。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游嵩山十三首(其四)启母石》,是金末元初时期的杨奂所作。诗中以顽石和启母的典故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故事。顽石象征着启母坚韧不屈的精神,启母在中国神话中是大禹的母亲,她因儿子治水劳苦,化为石头以支持他的工作。诗人提及宋太后和“宁馨儿”,可能暗指某位人物,可能是太后对某位不肖子孙的失望和责骂。整首诗通过启母石的故事,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某些人的批评或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诗中的“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描绘了启母坚毅的形象,暗示了她的精神永存。“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则透露出一种惋惜和谴责的情绪,可能针对的是那些辜负期望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杨奂对于历史人物和道德伦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杨奂

杨奂
朝代:金   字:焕然   籍贯:乾州奉天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猜你喜欢

闻司马双江聂公致政志喜

司马中朝独运筹,静观群策力兼收。

铙笳献捷词多逊,襁褓延恩宠自优。

许国勉承周太保,全身终属汉留侯。

几人拖玉能完璧,回首烟霄楚泽楼。

(0)

答张子昭访论

月舟桥下泛秋阴,石埠村西暮雨深。

凫渚参差前度影,鹤弦凄切别来心。

吴碑岐鼓留天地,周雅唐风辨古今。

冥讨怜君萝薜兴,真诠迟子凤鸾音。

(0)

送李檀坡赴兰阳教谕

讲舍别秋霖,江湖水气深。

还过鹿门里,暂慰雁行心。

井邑东昏地,弦匏西序音。

不知经术显,门下几青襟。

(0)

自佛手岩入慈云寺

结茅应未久,初地暂相寻。

偶诵莲花偈,因怜祗树深。

岭南垂佛手,岩石对禅心。

莫作伽陵鸟,终朝学梵音。

(0)

代赠永州王劈泉别驾擢靖州王往时自杭判守泗今还旧服惠流两郡有遗思云

来去为州郡,升沈数每齐。

绶花还旧佩,判草忆初题。

五马行仍远,三刀梦更西。

楚弓虽可喻,离者自悽悽。

(0)

龙池

瀑布下千寻,龙池烟雾深。

还将一勺水,自洗百年心。

混俗缘何事,劳形直至今。

浮踪从此定,尘土莫相侵。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