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圆上人觅诗》
《圆上人觅诗》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

平生百态挂眼倚杖看云慵解包。

湘水丛林多古格,何妨一钵稳安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态(bǎi tài)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样,形态各异。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挂眼(guà yǎn)的意思:指特别引人注目或令人关注的人或事物。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不挂眼(bù guà yǎn)的意思:形容不受人注目,不受重视。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圆上人觅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圆上人寻找诗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平生百态不挂眼”,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圆上人对于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持有淡泊的态度,不为所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接着,“倚杖看云慵解包”一句,进一步刻画了圆上人悠然自得的形象,他倚着拐杖,悠闲地观赏着天上的白云,连背负的行囊也懒得打开,体现出他对生活的从容与自在。

后两句“湘水丛林多古格,何妨一钵稳安巢”,则将目光转向自然,描绘了湘江边的丛林景象,充满了古老的韵味。这里不仅有自然风光的美丽,更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深厚。最后,圆上人提出疑问:“何妨一钵稳安巢”,以一问收尾,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思考——在如此美好的自然之中,为何不放下尘世的烦恼,找寻心灵的栖息之所呢?

整首诗通过对圆上人寻找诗歌过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也传递出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中流露出的禅意与自然之美相融合,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启示。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刘荆山渔屋

客星沉没钓台空,千载风流独此翁。

万顷波心歌杜若,九霄云外见冥鸿。

已将名字编渔户,只有琴书在室中。

杨柳烟深杖藜出,满头衰白任春风。

(0)

山居述怀

山瓢动瀑冰,一枕曲肱清。

未遇勤求日,非沽隐逸名。

梅边月在水,寒夜酒如兵。

悟得乘除数,贫中心自平。

(0)

自君之出矣三首·其一

自君之出矣,泪对花枝洒。

风窗挑夜灯,心在无油泻。

(0)

山云惠二物.画竹

跬步园林种亦难,渭川还有几千竿。

山云遗我冰绡轴,得与梅花相对看。

(0)

句·其一

半洞容千佛,诸峰共一云。

(0)

重阳雨与汤叔巽诸公斋亭小集

初余抚奇节,赏事弥穿峦。

幽跻几屐换,豪饮百榼乾。

讵知中年至,况复行路难。

林谷深且窈,岩岫绕复攒。

丛疑熊豹伏,穴惴龙蛇蟠。

昼雨已冥冥,夕云亦漫漫。

升高躬易危,居卑心所安。

萧斋岂不陋,英集聊相欢。

东篱献初华,西风被峨冠。

泛泛茱萸觞,落落苜蓿盘。

接此造极谈,胜彼登峰观。

终然有深怀,悠哉发长叹。

泰华采香雪,小山访遗丹。

凭谁吹玉箫,云外呼青鸾。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