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关山月》
《关山月》全文
明 / 周是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今夜关山月,何人不苦情。

秪宜明汉国,岂忿照边营

云阵兵阵风声乱鼓声。

长安满处,闺思更难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营(biān yíng)的意思:指在边界地区设立军事阵地,用于守卫边境。

兵阵(bīng zhèn)的意思:指军队列阵,也比喻团结一致、严密有序的集体行动。

不苦(bù kǔ)的意思:不感到苦痛或困难。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汉国(hàn guó)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权或中央政权的集中地。

苦情(kǔ qíng)的意思:指表达苦痛、忧愁的情感。

满处(mǎn chǔ)的意思:到处都是,无处不在

云阵(yún zhèn)的意思:云彩聚集成阵,形容密集的云层。也比喻人群或事物的聚集。

关山月(guān shān yuè)的意思:指在关山之上的明月,比喻离别时的相思之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画面,以月光为线索,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战争带来的苦痛。首句“今夜关山月”,点出时间与地点,月光洒在关隘山岭,渲染出寂静而苍凉的氛围。次句“何人不苦情”直抒胸臆,揭示了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难以避免的离愁别绪。

“秪宜明汉国,岂忿照边营”两句,通过“明汉国”与“边营”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事的忧虑。月光照耀着整个汉国,却无法驱散边境军营中的战乱之气,反而增添了将士们的思乡之苦。

“云阵迷兵阵,风声乱鼓声”运用了借景生情的手法,云雾缭绕如同军队迷阵,风声与鼓声交织,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混乱与迷茫,进一步加深了愁绪。

最后,“长安光满处,闺思更难平”以长安的繁华反衬边疆的艰苦,闺中女子的思念之情在明亮的月光下更加难以平息,深化了全诗的主题——战争带来的离别之苦和家国之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月夜的描绘,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周是修
朝代:明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猜你喜欢

送赵明府还北

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

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

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

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0)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举酒一相劝,逢春聊尽欢。

羁游故交少,远别后期难。

路上野花发,雨中青草寒。

悠悠两都梦,小沛与长安。

(0)

送何道者

何事忽来还忽去,孤云不定鹤情高。

真经与术添年寿,灵药分功入鬓毛。

必拟一身生羽翼,终看陆地作波涛。

遍寻岩洞求仙者,即恐无人似尔曹。

(0)

对花

清晓入花如步障,恋花行步步迟迟。

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

野客须?终日醉,流莺自有隔年期。

使君坐处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

(0)

失题

十六声中运手轻,一声声似自然声。

不缘精妙过流辈,争得江南别有名。

(0)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松径成阴怅然怀古偶题临江亭

自公镇南徐,三换营门柳。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