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
《夜雨》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四畔喧呼不宁萧萧风雨三更

体寒衣温皆同趣,气叹声嗟共一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宁(bù níng)的意思:不安定,不平静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四畔(sì pàn)的意思:

四周。

同趣(tóng qù)的意思:指志趣相同,兴趣相投。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喧呼(xuān h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雨中的宁静与凄凉,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环境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夜晚雨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四畔喧呼寝不宁”,以“四畔”点明四周环境,用“喧呼”形容外界的嘈杂,与“寝不宁”形成对比,突出了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不安。这种反差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难以入眠的困扰,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敏感感知。

次句“萧萧风雨夜三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萧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风声雨声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而“夜三更”则点明时间,强调了夜晚的深沉与寂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情感更加丰富。

后两句“体寒衣温皆同趣,气叹声嗟共一情”,则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诗人将自己身体的寒冷与衣物的温暖进行对比,看似矛盾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和内心情感的共鸣。同时,“气叹声嗟”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感慨与叹息,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夜晚雨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情感的普遍性。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艺术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冻吟

座左插梅花,座右横诗笔。

风雪堕寒肩,先生方抱膝。

(0)

过和州报恩寺唐籍故居也

昔年此地著书人,诗骨成尘草木深。

突兀眼前僧结屋,塔铃风里替君吟。

(0)

钓台

君王取天下,有人将甲兵。

君王得天下,有人相升平。

我欲介其间,区区安取成。

莫若归养高,高卧嵓之扃。

直使万乘意,慕仰非鸿冥。

身虽隐渔钓,心岂忘朝廷。

常虑天下定,君王志骄盈。

群臣习见闻,力谏不尔听。

不有不臣者,不足回其清。

商山四老人,用是定西京。

潜希绝世躅,万一助皇明。

年当建武日,上下咸清宁。

所怀忆不陈,终焉为客星。

如何逸民传,乃有狂奴名。

(0)

次韵刘元举子规

蜀魄悲鸣楚国春,试凭清些与招魂。

柔肠欲断云横岭,幽梦初回月挂村。

客舍花光随野水,故园柳色负柴门。

饱闻锦里无穷乐,早晚归来访子孙。

(0)

题清芬阁·其一

先生曾此濯尘缨,七里寒滩分外清。

少日决科虽失意,全家肥遁岂无成。

蛟龙窟宅身如寄,泉石膏肓诗有声。

虽与子陵同一律,不将丝线钓虚名。

(0)

慧照大师

已向南宗悟,尤于外学精。

士林传字法,僧国主诗盟。

初地形容古,弥天语论清。

因君支遁辈,徒擅养鹰名。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