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阳曲·其八》
《雷阳曲·其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朔日城南小队过,鬟边祗要插花多。

金钗竞叩三铜鼓,沉水齐薰二伏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插花(chā huā)的意思:比喻在已有的基础上添加额外的装饰或修饰。

二伏(èr fú)的意思:指农历夏季的第二个伏天,也指炎热的夏季。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金钗(jīn chāi)的意思:指妇女的头饰,也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朔日(shuò rì)的意思: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也指新的开始或开端。

铜鼓(tó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用铜制成的鼓,比喻有声势,却无实际作用的东西。

小队(xiǎo duì)的意思:小队指的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团队或小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一幅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诗中“朔日城南小队过”,点明时间与地点,朔日即农历每月初一,城南则暗示了地点的特定性,可能指某个城市或城镇的南部区域。这一句勾勒出一幅清晨时分,队伍从城南缓缓经过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鬟边祗要插花多”一句,将焦点转向了队伍中的女性成员。鬟,古代女子盘发的一种形式,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发型。诗句强调的是她们在鬓发间插满了鲜花,不仅表现了女性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装饰和礼仪的重视。插花之多,既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可能是某种仪式或庆典的一部分。

“金钗竞叩三铜鼓”描绘了队伍中女性使用金钗敲击铜鼓的场景。金钗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品,用于固定发髻或作为装饰;铜鼓则是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打击乐器,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诗句通过“竞叩”二字,展现了女性们争先恐后地参与敲击铜鼓的情景,既体现了活动的热闹与参与者的热情,也暗示了这种行为背后可能的文化传统或宗教仪式。

最后,“沉水齐薰二伏波”一句,以“沉水”(一种名贵的香料)和“二伏波”(可能是指古代的两位将军,此处借指某种权威或力量)为意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沉水的香气弥漫,象征着高雅与尊贵,与前文的热闹场面形成对比,同时也可能寓意着某种精神上的追求或仪式的庄严感。这里的“二伏波”可能代表了某种权威或力量的象征,与沉水的香气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富有深意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细节刻画,展现了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社会中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或节日庆典,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权威和仪式的尊重,同时蕴含着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奉同陈应举月夜斋宿玉堂有赋五首·其二

奉礼惭明信,敛诚资宴歇。

风露洒九天,星辰逼双阙。

屏听非效聪,规行殊改刖。

春容启华萼,宵影动林樾。

思君空中云,惠我席间月。

(0)

雨晴

蔷薇正开雨弄晴,狂风触处乱红英。

韩朋莫作双飞蝶,泊在其中画不成。

(0)

题杨妃横玉图

天宝年间好太平,华清小殿称人情。

如何玉笛才拈起,便作风吹别调声。

(0)

同贾守玄副官、顾存玄老监、曹空隐上座、龚翛然、吴逢原二监斋游洞霄宫,得遍览洞天福地诸胜迹,各纪一诗,刻诸崖石,以纪斯行之概云尔·其一岫云隐居

岫云深护列仙儒,心与天倪共卷舒。

诗境偶生吟思外,青苔黄叶满山居。

(0)

塞上谣八首·其七

虽说滦京是帝乡,三时闲静一时忙。

驾来满眼吹花柳,驾起连天降雪霜。

(0)

塞上谣八首·其六

燕姬二八面如花,留宿不问东西家。

醉来拍手趁人舞,口中合唱阿剌剌。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