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吴舍人·其二》
《留别吴舍人·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襜帷明日罢朝天,拟向风尘少年

君自楚人谙故事于今白雪有谁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朝(bà cháo)的意思:停止上朝,不再去朝廷工作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故事(gù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2) (名)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构成]
偏正式:故(事
[例句]
故事情节。(作定语)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向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朝着风的方向前进,比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留别吴舍人(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襜帷明日罢朝天”,以“襜帷”象征离别,暗示明天将与友人分别,告别官场的繁忙生活。“罢朝天”则形象地描绘了结束公务、离开朝廷的情景,透露出一丝无奈与不舍。

次句“拟向风尘避少年”,诗人打算远离世俗的纷扰,避开那些轻浮的年轻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事、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第三句“君自楚人谙故事”,诗人以“楚人”自喻,暗指自己来自南方,熟悉历史典故。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称颂,也是对自己文化素养的自信表达,同时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一句“于今白雪有谁传”,借用“白雪”比喻高洁的品质或纯洁的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担忧。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人能够传承这份纯真而珍贵的友谊呢?这句诗充满了对友情消逝的感慨和对未来能否延续美好情感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观书有感

观澜知道体,蹑足见天根。

此意何曾远,分明不待言。

(0)

赠别屏南杨使君归隐·其一

红紫千山出送迟,穿云仙骑渺难羁。

可堪冰檗操无右,犹复雌黄口浪疵。

行李尚嫌孤鹤累,暮金尤绝故人私。

群黎交说芙蓉泽,五马无穷两郡思。

(0)

左双江赵合江陈东桥刘西华诸郡守同游云林禅寺留题信宿·其二

为约禅林兴便倾,况逢地主共题名。

笙歌入院还穿竹,野服披云更拉僧。

山阁松风飘远磬,石床花影暗残经。

幽怀欲访支公远,一夜虚无对佛灯。

(0)

鹤田

暂处群鸡亦挺然,清声嘹亮彻旻天。

信知华表千年鹤,不负东坡二顷田。

丹顶岂须文武火,羽衣元是岛莱仙。

一尘不染青田背,笑尔扬州俗士缠。

(0)

宿东园草亭

昔年别此庐,庐新发尚绿。

今年归此居,庐故鬓欲秃。

流光不可返,我力尚能勖。

立志当自兹,无为更碌碌。

(0)

望金台

望金台,金台远,人间骐骥同驽蹇。

乐生陆沈郭隗微,何用胸蟠千万卷。

望金台,金台近,日莫纷纷鬻神骏。

贵通贱守士价轻,肮脏方头甘弃摈。

金台远近那得知,纵横岂是明扬时。

燕昭一去二千载,太息日日江流驰。

纵令台在无黄金,扣关衒玉相侵寻。

已无钓丝系汉鼎,岂有岩穴藏商霖。

天南天北老眼昏,台前白日飞红尘。

凭君莫向台前过,恐忤刀锥牙侩嗔。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