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松作楼古为务,小著轩楹省斤锯。
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松风楼篇》,描绘了松林间的风声和自然气息。首句“松声欲动风声催”,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松涛与微风相互呼应的情景,仿佛松树的声音在风的催促下即将响起。接下来的“细非笙簧大非雷”进一步强调了风声的细腻与松声的悠扬,不同于笙簧的音乐和雷鸣的震撼。
诗人接着想象即使没有风吹,松林本身也能带来“爽气如风来”,表达了松林中自然清新的感觉。他提倡在松林旁边建造房屋,应该顺应自然,如“傍松作楼古为务”,并且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与松树的高度协调,“小著轩楹省斤锯”,尽量减少对树木的破坏。
最后两句“楼低要与绿阴平,勿令高过松梢去”,强调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要求楼阁的高度不超过松树梢头,保持与绿色松荫的平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尊重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风楼的建造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桓桓陆尚书,灭贼气雄决。
矫矫朱督抚,威棱被闽浙。
人生在草莽,谁其辨英杰。
陆本落魂生,感触念空热。
朱也遘家难,伶仃茹荼蘖。
一遭毅皇宠,淮海荡流贼。
故乡开制府,熊貔亘阡陌。
一受世庙简,往静海夷窟。
两省兼镇巡,一切从军法。
齐刘跳兖豫,中原日流血。
番舶薮权贵,根株两盘结。
黠者多观望,鄙夫共推掣。
二公身任之,誓斩朝家孽。
当时狼山上,丰碑势嵽嵲。
至今闽海头,清夜鬼淅沥。
骄矜与峭深,繇来豪隽色。
一朝壮心遂,遑念他人觖。
丹书不议劳,青史有余责。
所以朝廷上,人人避疆埸。
《咏怀吴中先哲赠别受之孝廉七章·其六陆尚书完朱中丞纨》【明·何允泓】桓桓陆尚书,灭贼气雄决。矫矫朱督抚,威棱被闽浙。人生在草莽,谁其辨英杰。陆本落魂生,感触念空热。朱也遘家难,伶仃茹荼蘖。一遭毅皇宠,淮海荡流贼。故乡开制府,熊貔亘阡陌。一受世庙简,往静海夷窟。两省兼镇巡,一切从军法。齐刘跳兖豫,中原日流血。番舶薮权贵,根株两盘结。黠者多观望,鄙夫共推掣。二公身任之,誓斩朝家孽。当时狼山上,丰碑势嵽嵲。至今闽海头,清夜鬼淅沥。骄矜与峭深,繇来豪隽色。一朝壮心遂,遑念他人觖。丹书不议劳,青史有余责。所以朝廷上,人人避疆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267c6909910f18350.html
繁星彗村门,烂熳如帚把。
归人趁余光,犬吠盈四野。
牵砻发浩歌,篝火高林下。
岁征在恒旸,腴亩获枯苴。
谷磬杵臼间,斯声闻盖寡。
三冬苦饥饿,横征恣敲打。
不闻酒囊枯,增压裂不舍。
幸无巢泚徒,中原已戎马。
谁能采刍荛,稽首告旃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