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君 玉 宋 /陈 师 道 不 见 紫 霄 翁 ,侵 寻 鬓 已 蓬 。倦 游 乡 域 异 ,归 梦 夙 宵 同 。爱 酒 贫 应 甚 ,吟 诗 老 更 工 。清 时 公 道 在 ,未 足 叹 途 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公道(gōng dɑo)的意思: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老更(lǎo gēng)的意思:指人年纪大,经验丰富,能力强,德行高尚。
侵寻(qīn xún)的意思:指过分探寻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和秘密。
诗老(shī lǎo)的意思:指诗人年纪已经老迈,但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
夙宵(sù xiāo)的意思:夙宵指的是早晨和晚上,也可以表示时间的长久。
途穷(tú qióng)的意思:指道路尽头,没有出路或无法继续前进。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乡域(xiāng yù)的意思:指乡村的地域。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紫霄(zǐ xiāo)的意思:指紫色的天空,也用来形容高远、广阔的天空。
- 翻译
- 没见到那位紫霄翁,岁月流逝我已两鬓斑白。
厌倦了在外漂泊,即使回到故乡,梦境中的家乡仍是相同的。
因为贫穷,我更加热爱饮酒,虽然年老,写诗却愈发熟练。
在这个清明的时代,公正仍在,所以不必感叹人生路途的困厄。
- 注释
- 紫霄翁:指代一位隐逸或德高望重的人。
侵寻:逐渐,渐渐。
鬓已蓬:形容头发斑白,显得苍老。
倦游:厌倦了长期的旅行或仕途。
乡域:故乡。
归梦:回家的梦。
爱酒:非常喜爱饮酒。
贫应甚:因贫困而更加。
吟诗:作诗。
老更工:年纪越大,诗歌造诣更深。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公道:公正的道理。
未足:还不足以。
叹途穷:感叹人生道路的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寄君玉》,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况的感慨。首句“不见紫霄翁”,以“紫霄翁”代指友人,暗示其久未相见,流露出淡淡的怀念之情。次句“侵寻鬓已蓬”,通过描绘自己头发斑白,暗示岁月流逝和个人的疲倦与沧桑。
第三句“倦游乡域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着,“归梦夙宵同”强调了诗人夜间梦中也渴望回到故乡,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第五、六句“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诗人自嘲贫困的生活使得饮酒成为唯一的慰藉,但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技艺反而更加精湛。这体现了他的坚韧和对艺术的执着。
最后两句“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在公正的时代里,诗人认为尽管处境艰难,但仍有公道存在,因此并不完全因为困顿而感到绝望,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坚韧和对公正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介甫正月二日
春意来何早,乾坤润泽中。
雪明初照日,云断欲随风。
世事蚊虻过,身谋雁鹜同。
诸君亦诗酒,吾道未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