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陵竹枝二首·其二》
《西陵竹枝二首·其二》全文
清 / 王士桢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齐]韵

峡州三月橹声齐,扣拍哀歌高复低。

十二碚边初起汕,日斜远过下牢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歌(āi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歌声或歌曲。

初起(chū qǐ)的意思:刚开始形成或出现。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下牢(xià láo)的意思:被关入牢狱、坐牢

远过(yuǎn guò)的意思:超过远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

首句“峡州三月橹声齐”,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中。三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江面上舟船穿梭,橹声齐鸣,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水上图景。这里的“橹声齐”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和谐统一,也暗示着人们共同劳作、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接着,“扣拍哀歌高复低”,诗人通过听觉的角度进一步丰富画面。在悠长的江面上,人们唱起了哀怨的歌曲,歌声时而高昂,时而低沉,与江水的流动、船只的航行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动人心魄的旋律。这种哀歌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感叹,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十二碚边初起汕”,“碚”指的是三峡地区特有的岩石地貌,这里以“十二碚”形容其众多与壮观。随着船只的前行,诗人注意到岸边的岩石开始逐渐显现,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旅途中的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日斜远过下牢溪”,日落时分,船只继续前行,最终驶过了下牢溪。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程的不断延伸。下牢溪作为三峡的一部分,其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生活情境以及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壮丽的山水之美,又蕴含了深邃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士桢
朝代:清   字:子真   号:阮亭   籍贯:又号渔洋山   生辰:1634—1711

王士桢一般指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猜你喜欢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于目闻之于耳者辄缀成绝句名之曰田园杂兴非敢比石湖聊以写一时闲适之趣云尔·其二

羃羃黄云麦垄秋,牧童横笛倒骑牛。

百金买得葫芦扇,持向田头蔽日头。

(0)

九月六日泛舟航村而舟人不审误抵道场之麓越二日登焉因过何山谩赋一首

千岩矗空濛,一水还葱茜。

寺从驯虎立,山作盘龙转。

嗟予千里来,适此十年愿。

初拿莲叶舟,误逐桃花片。

重携九节筇,上尽百结线。

阴崖滴翠寒,竹韵含风战。

树色争烟霏,泓甃靡旱暵。

载窥窣堵尖,平视苍狗变。

楼阁撑山光,城郭瞰波面。

未觉髀肉酸,先苦银海眩。

晚寻小溪曲,更得何山便。

平畴翠浪涌,返照金色现。

回首笑月亭,消息真已荐。

(0)

沧洲阁集句二首·其一

沧洲有奇趣,吾道付沧洲。

树景中流见,船灯照岛幽。

转思江海上,却著土山头。

野水无人渡,乘桴学圣丘。

(0)

登衡岳三首·其三

绝境当须著好词,衰怀已觉不胜奇。

烦君试向仙家问,怕有弥明更解诗。

(0)

送晦翁十首·其一

精微元不在河汾,原道词雄亦浅闻。

自得正心诚意论,始知天未丧斯文。

(0)

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其四

风月堂中倾国姝,别来风骨太清臞。

良宵梦里殷勤说,玉兔还能捣药无。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