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初秋(chū qiū)的意思:初秋指的是秋季的开始阶段,即夏季过去后初秋的时候。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端如(duān rú)的意思:形容言辞严肃,态度庄重,举止端正。
方上(fāng shàng)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地位或权势。
恍若(huǎng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看起来像,仿佛是另一种状态或形态。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临行(lín xíng)的意思:即将离去或出发前的准备和告别。
临歧(lín qí)的意思:临近分岔口时,要谨慎选择方向。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眉毛(méi máo)的意思:指眉毛的形状、颜色等,也可引申为人的神态、情绪或气质。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平稳(píng wěn)的意思:指稳定、安定、没有波动。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山都(shān dōu)的意思:指山峰或山区的都市,也可用于形容偏僻的地方。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随例(suí lì)的意思:按照常例或规定行事。
通川(tōng chuān)的意思:通川是一个指代两个地名的成语,通指连接,川指川地,表示两地之间有通路相连。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杖气(zhàng qì)的意思:指杖头上的气,比喻人得意忘形、骄傲自满的样子。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把不住(bǎ bù zhù)的意思:指无法控制住、抓住或保持住某物或某种情况。
万水千山(wàn shuǐ qiān shān)的意思:形容旅途艰辛,经历千辛万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衲僧们准备离开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衲僧们对修行之路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 开篇点明时节与人物,初秋之际,衲僧们心生离别之意,预示着他们即将踏上新的修行之旅。
“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通过对比陈旧的船只与前往的泗州路,暗示衲僧们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充满希望的道路,象征着他们对精神追求的坚定与决心。
“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 描绘衲僧们肩扛拄杖,气定神闲,不畏艰难险阻,展现出他们超脱世俗、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 回忆过去,衲僧们曾踏入过一条未知的旅程,尽管迷茫,但依然勇敢前行,表达了他们面对未知挑战时的勇气与坚持。
“把不住,为君说个临歧句。” 在即将分别之际,诗人以一句临别赠言,鼓励衲僧们在修行路上保持清醒与警觉,提醒他们在面对岔路口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觑。” 比喻修行之路如同枯木岩前,岔路众多,需要衲僧们睁大眼睛,仔细辨别,以求找到正确的道路。
“一身恍若风中烛,百岁端如水上沤。” 将人生比作风中摇曳的蜡烛和水上泡沫,强调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提醒衲僧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未到衲僧平稳处,临行那得不生愁。”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衲僧们未来修行之路的担忧与祝福,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衲僧们对修行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