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对峙(duì zhì)的意思:指双方或多方在某一问题上对立、对抗而互不相让的状态。
风气(fēng qì)的意思:指社会上形成的一种风尚、风貌,代表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孤旅(gū lǚ)的意思:孤独地旅行或行动,没有伴随或支持。
恍若(huǎng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看起来像,仿佛是另一种状态或形态。
贱子(jiàn zǐ)的意思:指品德低劣、卑鄙无耻的人。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旅人(lǚ rén)的意思:指旅游中的人,也可泛指行人、路人。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山崖(shān yá)的意思:山崖指的是山的陡峭峭壁,比喻困境、危险或难以逾越的境地。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山扃(shān jiōng)的意思:形容人品行高尚,道德品质纯正,不受外界诱惑。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胜迹(shèng jì)的意思:指战胜敌人留下的痕迹或胜利的迹象。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屋宇(wū yǔ)的意思:指房屋和建筑物。
无媒(wú méi)的意思:没有媒介,没有中间人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相乖(xiāng guāi)的意思:相互不合,不协调
一区(yī q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处于第一位或最高水平的地区或地方。
萦回(yíng huí)的意思:指事物围绕在一起,循环不已。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有望(yǒu wàng)的意思:有希望,有可能取得成功。
元老(yuá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经验丰富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并有较高威望的人。
招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因引起某种行为或结果而使得不好的事情发生。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百世师(bǎi shì shī)的意思:指一位杰出的人物或者伟大的先辈,可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登春台(dēng chūn tái)的意思:指登上高处,远眺春天的景色,比喻有远大抱负,志向高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诗人以“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原始野性的自然世界。接着,“中有幽栖人,日暮斸苍苔”一句,点明了山谷中有人居住,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
“吾胸素羲皇,人世不可谐”表达了诗人内心向往的理想境界——像古代圣贤一样,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此地复何地,恍若登春台”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环境的美妙与超凡脱俗,仿佛是春天的仙境。
“山扃掩对峙,石径迷萦回”描绘了山谷中的地形地貌,山峦环抱,石径蜿蜒曲折,充满了神秘与探索的乐趣。“桑麻连水竹,屋宇依山崖”则展现了山谷中农耕与居住的场景,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
“燕南避世谣,千古知我怀”引用了古代避世者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共鸣。“横渠百世师,一区竟相乖”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诗人对此的无奈与感慨。
“知音得元老,龙门有遗斋”暗示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与自然的真谛。“贱子孤旅人,念此良悠哉!”表达了诗人作为孤独旅人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
最后,“于世岂有望,居山亦无媒”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的失望与对于山林生活的坚定追求。“举杯对山灵,欲去仍徘徊”则体现了诗人面对选择时的矛盾心情,既想融入自然,又难以割舍人间的情感。“他年要胜迹,此驾当招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回归自然的期待与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澹山岩
地灵欲借一握天,神剜鬼划无留坚。
欻然豃豁空而圆,阳乌飞景光自穿。
古藤绕石翠欲牵,石果垂结纷如拳。
中有岩宝吐细泉,六月客坐寒入肩。
昔闻修蟒何蜿蜒,诛茅判木不敢前。
谁令结此殊胜缘,化作宝坊可栖禅。
我非贵客来尘軿,训狐挟狡声亦先。
飞上岩前枯树颠,唤起山丁夜不眠。
涪翁有笔大如椽,七字要与山俱传。
续貂顾我不著便,千古一笑夔怜蚿。
宣和四年东阳梅某出守蕲州以五月十九日斋宿山谷黎明奉亲朝谒真源万寿宫少休五云寺赋此
灊高夙所仰,妙想嗟未圆。
邂逅一麾出,安舆奉华颠。
骎骎涉胜境,获缔香火缘。
徘徊庆基殿,稽首颂尧年。
徐步俯松杪,幽寻值灵篇。
轩窗散急雨,四座屯霏烟。
向来玉京梦,了了堕目前。
恍疑鸡犬资,今在第几天。
平生修无怍,自视应得仙。
孺子审可教,凡躯伫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