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其一》
《秋日·其一》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山河一望仲秋前,枫叶初黄水半川。

路上行人不归去,北风吹尔过残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枫叶(fēng yè)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离别或变化的迹象。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仲秋(zhòng qiū)的意思: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秋日(其一)》描绘了一幅秋日行旅图。首句"山河一望仲秋前",展现出开阔的视野,点明时值秋季,山河景色清晰可及。"枫叶初黄水半川"进一步描绘了秋意浓厚的景象,枫叶转黄,河水映照着这一片金黄,透露出淡淡的凄凉。

后两句"路上行人不归去,北风吹尔过残年"则转向了人物情感的表达。行人滞留他乡,不愿归去,北风呼啸,似乎预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苍凉。此句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行者的关怀与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行人不归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离别的深深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残月如初月

山窗又见半轮秋,露白纤林感昔游。

晦魄暗惊弦眺上,晓风□带暝痕收。

十年破镜重相合,此夕双蛾一样愁。

独有幽人情思薄,梧桐小院下帘钩。

(0)

剪春罗

繁英如画琐窗前,丹卉参差印砌妍。

朱露薄研孤晕重,刻缯轻点五衢圆。

色殷茜袖猩犹浅,红夺榴裙绛若仙。

裁尽春工双燕剪,舞衫零落委花钿。

(0)

偈·其三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

(0)

诗并序·其二十三

寺内数个尼,各各事威仪。

本是俗人女,出家挂佛衣。

徒众数十个,诠择补纲维。

一一依佛教,五事总合知。

莫看他破戒,身自牢住持。

佛殿元不识,损坏法与衣。

常住无贮积,家人受寒饥。

众厨空安灶,粗饭当房炊。

只求多财富,馀事且随宜。

富者相过重,贫者往还稀。

但知一日乐,忘却百年饥。

不采生缘瘦,唯愿当身肥。

今多损却宝,来生更若为?

(0)

山家夏日九首·其九

避暑长岩东,萧条趣不穷。

密藤成斗帐,疏树即檐栊。

槿花碍前浦,荷香栏上风。

寄言覆苔客,无事果园中。

(0)

经咸阳城

阿房宫尽客谁来,可惜连云万户开。

秦地起为千载业,楚兵焚作一场灰。

应知长者名终在,祇是生人意不回。

何事暴成还暴废,祖龙须死项须摧。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