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侵湖墅近,崖豁海门平。
云径分樵出,风林带鸟倾。
这首明代诗人顾云鸿的《登拂水岩》描绘了诗人深入丛林的清幽景象。首句“一杖入丛箐”,以简练的手法勾勒出诗人独自行走于茂密竹林中的画面,杖影摇曳,显得孤独而坚定。接下来的“春泉处处生”则点明时令,泉水潺潺,生机盎然,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活力。
“岩侵湖墅近,崖豁海门平”两句,通过描绘山岩与湖畔、崖壁与海平面的接近,展现出拂水岩地势的险峻与开阔,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诗人巧妙运用“侵”和“豁”两个动词,形象生动。
“云径分樵出,风林带鸟倾”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细节,云雾缭绕的小径上,樵夫归家,风吹过树林,鸟儿相随,动静结合,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盘回千嶂尽,下界一鸡鸣”以宏大与渺小的对比收尾,诗人行至高处,环顾四周,千重山峦尽收眼底,而下方村落里传来的一声鸡鸣,又显得格外宁静,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和时间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拂水岩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的游历感受,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