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岩》
《灵岩》全文
宋 / 宋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抖擞尘衣访古踪,扪萝涉崄彻灵峰

寒堆泰岳千岩雪,清绕方山十里松。

泉顶客回闻法鼓云堂起动斋钟。

如来元现因明处,直在人天第一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抖擞(dǒu sǒu)的意思:形容精神振奋,精力充沛。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访古(fǎng gǔ)的意思:指寻访古迹、古人遗迹或古代文化等。也可泛指对历史、文化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方山(fāng shān)的意思:指事物呈现出完美的形状或状态。

灵峰(líng fē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智慧或道德修养非常高超。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明处(míng chù)的意思:指显而易见的地方或情况。

起动(qǐ dòng)的意思:启动、开始行动。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泰岳(tài yuè)的意思:指高山巍峨,象征威严和伟大。

因明(yīn míng)的意思:因果报应,因果循环

云堂(yún táng)的意思:指云彩般的美丽殿堂,形容建筑物的壮丽和美丽。

翻译
抖落身上的尘土去探访古老的遗迹,攀援藤萝翻越险峻的山峰直到灵峰顶。
寒冷的积雪覆盖着泰山的千座岩石,清澈的溪流环绕着方圆十里的松林。
山顶的游客归来听到佛法诵读的声音,云堂中的僧侣起身敲响斋戒的钟声。
如来的真身原来就存在于智慧的显现之处,它就在人间与天界的最崇高境界。
注释
尘衣:指旅途中的尘土沾染的衣服。
古踪:古代的遗迹或踪迹。
扪萝:用手摸着藤萝,形容山路崎岖。
泰岳:指泰山,五岳之一。
法鼓:佛教中用于诵经的鼓声。
云堂:僧侣居住的高雅场所。
如来:佛教中的最高佛祖。
因明处:佛教逻辑学和论证方法。
人天:人间与天界。
第一重:最高的层次或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寻访古迹的景象,充满了清净脱俗之美。开篇“抖擞尘衣访古踪”表明诗人穿越尘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追寻历史的痕迹。“扪萝涉崄彻灵峰”则形象地描绘了攀爬山岩、穿越丛林,直达心灵深处的那座神秘的灵峰。

接下来的“寒堆泰岳千岩雪,清绕方山十里松”展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积雪覆盖着泰山的每一岩石,而远处的方山则被松林环绕,气氛清新而又神圣。

“泉顶客回闻法鼓,云堂僧起动斋钟”此处描写了诗人在泉水之巅听到寺院里的法鼓声响,僧侣们随着钟声起身准备早课。这里展现了一种宗教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如来元现因明处,直在人天第一重”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如同佛陀本有的真理,在清晰明了之处显现,而这份悟性正是连接人间与天堂最直接的途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高度的意境。

作者介绍

宋逸
朝代:宋

宋逸,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宣和间曾游灵岩。事见《灵岩志》卷三。
猜你喜欢

宿宁国山家

夹路苍松锁暮霞,满溪流水带寒沙。

荆扉不掩云长住,此是山中静者家。

(0)

滩行五首·其二

云壑生清籁,松萝挂紫烟。

沿流待月出,徐放贺家船。

(0)

题王明府历下秋兴图

点缀秋容亦费思,芙蓉泉上晚晴时。

景於佳处烦清赏,兴到无声绝有诗。

天外好山来隐隐,云边归鸟去迟迟。

更怜箕踞哦松者,多是长安杜拾遗。

(0)

关中怀古·其一

驻车丰邑镐池东,想像周家帝业隆。

紫凤碧梧栖正稳,朱弦清庙奏何工。

分藩终拟蛮畿服,治象初悬魏阙崇。

习俗更闻勤稼穑,只今谁不颂豳风。

(0)

中秋写怀兼柬诸省幕再用过字韵·其二

玉门关外笑谈过,百战宁论万里何。

定远收功谁得似,楼兰遗类苦无多。

赋诗己慰三年别,览镜曾闻一夕皤。

传道两阶千载舞,岂应专羡大风歌。

(0)

忆建业

江城秋宴日,公馆雨来时。

纵得陶潜酒,难浇宋玉悲。

浦云寒易湿,汀草暝先知。

何以长干道,悠悠我所思。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