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似(bǐ sì)的意思:形容相似或相仿。
大较(dà jiào)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相差甚远。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剩有(shèng yǒu)的意思:指剩余的、残存的。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吴儿(wú ér)的意思:指吴越地区的人。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读书人(dú shū rén)的意思:指喜欢读书、勤奋学习的人。
- 翻译
- 歙州的百姓和睦州的百姓,相比之下,显得更加贫困,就像吴地的人一样。
我想问问山里有什么好,原来山里剩下的只有读书人。
- 注释
- 歙州民:指歙州地区的居民。
睦州民:指睦州地区的居民。
吴儿:泛指吴地的人。
大较贫:非常贫困,程度较高。
山中:指山区。
读书人:指在山中读书学习的人。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山中读书人的赞美之情的诗句。"歙州民与睦州民,比似吴儿大较贫",通过将歙州和睦州的人比作相对于富裕的吴地人更为贫穷,描绘了当时边远地区的经济困难。然而,在这种艰苦环境中,诗人发现了一丝希望和美好,即"山中剩有读书人"。这表明在物质匮乏的地方,精神文化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且是那里的居民所保持的珍贵之物。
诗人的这一观察和赞赏,不仅反映了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贫困、追求精神富足的人生态度。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主题屡见不鲜,它强调了教育和学习在提升民众素质、抵御生活艰辛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这几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突出了山中读书人的独特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林母元太夫人诗
青鸟昨夜重寄语,群仙正宴西王母。
蟠桃子熟岁三千,金盘捧出红似藕。
瑶池波静月溶溶,云璈迭奏落天风。
东皇远望咥其笑,㷸㷸紫电流长空。
华胥未返黄粱熟,推枕菀然一梦中。
君不见莱綵翩翩竞祝嘏,筵前幻作旋风舞。
镂屏制锦各徵诗,今古流传能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