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乐 天 早 春 见 寄 唐 /元 稹 雨 香 云 澹 觉 微 和 ,谁 送 春 声 入 棹 歌 。萱 近 北 堂 穿 土 早 ,柳 偏 东 面 受 风 多 。湖 添 水 色 消 残 雪 ,江 送 潮 头 涌 漫 波 。同 受 新 年 不 同 赏 ,无 由 缩 地 欲 如 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潮头(cháo tóu)的意思:指潮水的最前头,也比喻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或事物的最先进状态。
春声(chūn shēng)的意思:春天的声音,指春天来临的迹象或春天的气息。
东面(dōng miàn)的意思:指东方,也用来表示面对、朝向。
漫波(màn bō)的意思:指声音或信号在空间中传播得很远。
面受(miàn shòu)的意思:面对困难或挑战而遭受折磨或痛苦。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送潮(sòng cháo)的意思:指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跟着别人走。
缩地(suō dì)的意思:指能够缩小地方,使空间变小。比喻人才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发挥出大的作用。
同赏(tóng shǎng)的意思:共同欣赏,共同赏识。
微和(wēi hé)的意思:微小而和谐的状态或氛围。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香云(xiāng yún)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云状的景象。
新年(xīn nián)的意思:指每年的开始,即公历的1月1日,也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 注释
- 雨香:雨后清新的空气似乎带有香气。
云澹:云层淡薄,天空显得高远。
微和:轻微的暖意。
棹歌:船夫划船时唱的歌。
萱: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比喻母亲或忘忧之意。
北堂:古代指母亲居住的居室,这里借指家。
穿土早:形容萱草早春时节就开始生长穿透土壤。
柳偏东面:柳树偏向东方,可能因地理位置或风向造成。
受风多:因为位置关系,承受更多的风吹。
湖添水色:湖水因雨水增加而颜色变得更深或更美。
消残雪:融化掉剩余的雪。
江送潮头:江中潮水涌动,形成潮头。
涌漫波:波浪汹涌,四处泛滥。
同受新年:共同迎来了新的一年。
不同赏:有着不同的风景值得观赏。
无由:没有方法或理由。
缩地:传说中的仙术,能瞬间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
欲如何:又能怎么办呢,表达了一种无奈或遗憾。
- 翻译
- 细雨带着淡淡的清香,感觉到了微微的暖意,是谁把春天的声音融入了船夫的歌声中。
萱草靠近北堂早早地穿过泥土生长,东边的柳树因为偏斜承受了更多的风。
湖水因增添的雨水而消融了残留的雪,江中推送的潮头翻涌起漫无边际的波浪。
同样迎来新的一年却各有不同的景致,无法缩短距离去欣赏,又该怎么办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复苏的生机与美感。开篇“雨香云澹觉微和”,表达了春日细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云层也变得更加清新。紧接着,“谁送春声入棹歌”则是诗人感叹春天的声音无处不在,就连打铁的锔声中都似乎蕴含了春意。
“萱近北堂穿土早”,这里的“萱”指的是一种野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北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或地点,而“穿土早”则描绘了春日草木生长的景象。接着,“柳偏东面受风多”则通过柳树迎风摇曳的情状,展示了春风吹拂下的柔和与力量。
中间两句“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描绘了一幅春季水景图。湖水因融雪而变得更加清澈,而江面则是潮水汹涌,显示出春天水域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尽享春光的无奈和惆怅。尽管人们都在庆祝新的开始,但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却是不同的,诗人似乎也因为不能将美好时光永恒而感到些许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稹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在抒情写景方面的高超技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无法永恒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