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翁居山厌嚣俗,绕屋丛栽万竿竹。
竹成不作鶠鹜栖,凤生已即鸣阳枝。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还相(hái xiāng)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样子或状态,恢复正常。
金锡(jīn xī)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品德优秀,堪称珍宝。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藤床(téng chuáng)的意思:指一种用藤条编织而成的床,比喻虚弱无力或缺乏斗志的状态。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嚣俗(xiāo sú)的意思:形容世俗、浮华、庸俗的风气和行为。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幽阴(yōu yīn)的意思:指黑暗、阴森、幽深的地方。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遁世高人隐居山中,以竹为伴的生活场景。诗人钟芳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高人与竹林的和谐共生,以及竹林带来的清雅之气。
首句“遁翁居山厌嚣俗”,点明了主人公遁世归隐,远离尘嚣的生活选择。接着,“绕屋丛栽万竿竹”描绘了竹林围绕居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接下来,“藤床木几足清赏,诗书为粱竹为肉”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居住环境的简朴而富有诗意,竹子不仅是食物来源,更是精神寄托。
“竹成不作鶠鹜栖,凤生已即鸣阳枝”则表达了竹子不仅提供了实用价值,更象征着高洁和自由的精神追求。竹子的生长,仿佛是自然界的灵性展现,引凤来栖,寓意着高雅和吉祥。
“枝头白日照疏翠,幽阴野色还相宜”描绘了竹林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绿意盎然,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最后,“君不见,淇隈如箦歌金锡,至今清风播无极”引用淇水边的典故,赞美了竹子如同淇水边的金锡,其清风般的美德流传不息,寓意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竹屋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中的自然之美、精神之高洁以及对美好品德的颂扬,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