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闻钟。却道花间日未中。
《采桑子·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佳思(jiā sī)的意思:佳思指的是美好的思考,优秀的思维。
娇慵(jiāo yōng)的意思:形容女子娇柔懒散的样子。
寥落(liáo luò)的意思:形容稀少、空旷、荒凉。
落红(luò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或红色的东西脱落。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梳云(shū yún)的意思:形容能力超群,轻松解决难题。
惺忪(xīng sōng)的意思:形容睡眼惺忪,神情不清醒。
云鬓(yún bì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长发如云。
芳草如茵(fāng cǎo rú yīn)的意思:形容草地绿茵茵,非常美丽。
-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闲适。"一春寥落无佳思,恨雨愁风",开篇即传达出诗人对春日里阴雨连绵、风声凄切的不满和哀愁,反映出他心境的落寞。"十二阑东"暗示时光流转,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反而在芳草丛中见到落花,更添一丝伤感,"芳草如茵衬落红"如同一幅凄美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慵懒的状态,"不梳云鬓惺忪语",形象地写出他懒得打理自己的仪容,言语也显得迷糊不清。这种慵懒并非全然消极,而是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散。"拌尽娇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慵懒之态。
最后,诗人醒来听到寺庙的钟声,意识到时间已过,"睡起闻钟",然而他却说"却道花间日未中",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调侃,也暗含着对时光易逝、春光不再的感慨。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春日里的闲愁与自我放逐,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汪东的独特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