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仲 氏 韵 宋 /孙 应 时 枵 腹 贪 书 颇 自 强 ,年 来 得 失 正 相 当 。须 知 耳 目 尘 埃 尽 ,始 见 山 林 日 月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虑(bǎi lǜ)的意思:形容人思虑繁多,忧虑重重。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此外(cǐ wài)的意思: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事情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邮程(yóu chéng)的意思:邮程指的是邮件传递的距离或路程。比喻事物发展的进程或者行程。
九节杖(jiǔ jié zhàng)的意思:九节杖是指有九节的棍棒,比喻法律的严明和严格执行。
- 注释
- 客里:旅居他乡。
恨:遗憾。
归来:回家。
百虑:种种忧虑。
静堪:能静静地。
眠夜雨:夜晚的雨声。
梦不数:梦中不再计算。
邮程:归家的路程。
荒径:荒芜的小路。
九节杖:九节竹杖(古人常用竹杖象征简朴生活)。
凉窗:凉爽的窗户。
檠:灯架。
吾生:我的一生。
本易足:本来就很满足。
复何营:还追求什么呢。
- 翻译
- 在外漂泊了三年,满心遗憾,回家后一切忧虑都变得微不足道。
在静静的夜晚雨声中能安然入睡,梦境不再计算归家的路途遥远。
手持一根九节竹杖,坐在有两尺长灯檠的凉窗下。
我深知人生本就足够,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次仲氏韵》。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久居客地的愁绪和归乡后的轻松自在。
“客里三年恨,归来百虑轻。”这里,“三年恨”暗示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三年的时间里积累了许多不快和烦恼,而“归来百虑轻”则表明一旦回到故土,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静堪眠夜雨,梦不数邮程。”诗人在安静的夜晚沉浸于睡梦之中,即便是听到雨声,也不会再去计算那些旅途中的劳顿和距离。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放松。
“荒径九节杖,凉窗二尺檠。”这里,“荒径九节杖”描绘了诗人归乡后漫步于野径之上的情景,那些曾经陪伴他行走的拐杖现在只剩下寂寞的影子。而“凉窗二尺檠”则是诗人在家中,倚靠着窗棂,感受那清凉的微风。这两句展现了归乡后的闲适与自得。
最后,“吾生本易足,此外复何营。”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意思是我这一生原本就容易满足,不需要过多的追求和劳碌。
整首诗通过对比客居与归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土的情感寄托。诗中充满了淡泊明志和超然物外的哲理,是宋代田园诗风格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寇氛未靖,雨窗闷坐,灯下填此
已交冬杪,凭萧萧飒飒,似将秋作。
几阵飘来斜复整,乱扑小窗灯火。
风紧云凄,天低月黑,旅梦如何度。
听残宵柝,披衣还起愁坐。
见说故里兵戈,他乡鼙鼓,处处烽烟阻。
不定行踪萍泛水,琐尾吟成谁和。
老逼人来,饥驱儿去,只剩凄惶我。
仰天而叹,泪花和雨飞坠。
金缕曲
咏絮闺中秀。记三珠、高堂亲付,上头时候。
双股珑璁寒灯里,常伴深宵刺绣。
早共诩、秦徐嘉耦。
闽峤滇池千万里,忽吠蓝风猛鲸鲵吼。
重有恨,忍回首。飞蓬镜里容消瘦。
怪无端、燕归何处,伤心如疚。
仿佛梦魂寻亲去,坠向洲前曾否。
叹笔砚疏来已久。
一字吟成和一泪,想行行点点沾衣透。
宝此卷,等琼玖。
百字令.见《断钗吟》
琼钗断处,惹回肠俱断,吟成珠玉。
不是敲残红烛底,折向晓窗奁角。
陟岵云深,稿砧梦杳,往事频枨触。
年华催换,镜中鸦鬓非绿。
闻说补屋牵萝,青灯课子,簪笏看重续。
持节遥迎南粤地,旋报骖鸾官阁。
诗记清芬,图追雅范,似刻丁兰木。
传观珍重,好防寒具油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