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东山一老二偈·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楼钥所作的《答东山一老二偈(其一)》。诗中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禅宗理念:内心的觉悟即为佛性,无需外在的艰难修行或知识积累来达到。"即心是佛本无难"强调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教教义,认为佛性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修行并非遥不可及的困难。"挫却丝毫隔万山"进一步指出,即使是一点点的障碍或疑惑,也可能如同万座山峰般阻挡人们直接领悟佛理。
接下来两句"知有毗卢五千卷,谁能分寸费跻攀"则以藏经之多和攀登的艰辛为喻,暗示虽然佛法浩瀚,但真正的领悟并不依赖于阅读大量的经书,而是要通过内心的体验和实践来逐步实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单纯内在修炼的推崇,强调了修行的实质在于个人内心的觉醒,而非外在的知识累积。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智慧,提倡去除形式主义,追求心灵的直接领悟,具有很高的哲学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持法华经僧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
吾师有口何所为,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
日日夜夜终复始。
乍吟乍讽何悠扬,风篁古松含秋霜。
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㽬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
他时劫火洞燃后,神光璨璨如红莲。
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湘中感怀
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
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江花红细碎,沙鸟白分明。
向夕题诗处,春风斑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