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大 明 寺 宋 /郭 印 历 览 成 终 日 ,禅 房 处 处 深 。野 僧 应 怪 见 ,俗 客 可 幽 寻 。烟 竹 寒 垂 幄 ,风 松 静 鼓 琴 。清 谈 不 知 寐 ,明 月 到 天 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房(chán fá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地方,也可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鼓琴(gǔ qín)的意思:指用手指或器物敲击琴弦,比喻引导、激发或推动别人做某事。
历览(lì lǎn)的意思:仔细观看、仔细翻阅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谈(qīng tán)的意思:指清雅、高尚的言谈交流方式。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天心(tiā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淳朴善良,充满正义和仁爱之心。
烟竹(yān zhú)的意思:烟竹是指烟雾缭绕的竹子,比喻景色优美,宜人宁静。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翻译
- 整天都在浏览,禅房深深藏在每个角落。
野僧或许会惊讶我来访,世俗的游客也能在此寻得宁静。
冷烟笼罩着竹林如帐幕,风过松林如同静静弹奏的琴音。
沉浸在清谈中忘了疲倦,直到明月照进我的心田。
- 注释
- 成终日:整天。
禅房:修行者的居所。
深:深远、隐秘。
野僧:野外的僧人,指不拘于常规的修行者。
俗客:世俗的访客。
幽寻:悄然寻找,寻求宁静。
烟竹:烟雾缭绕的竹林。
幄:帷幔,这里形容竹叶如帘幕。
风松:被风吹动的松树。
静鼓琴:形容松涛声如琴音。
清谈:清淡的交谈,指高雅的谈论。
不知寐:忘记疲倦,沉浸其中。
天心:天空的心,比喻内心深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宿大明寺》,描绘了作者在大明寺中度过一天的禅修生活。首句“历览成终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寺内景观中的时间之长,足见其对寺中环境的深深沉醉。接下来的“禅房处处深”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宁静与深远,暗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野僧应怪见,俗客可幽寻”两句,通过设想山野僧人对于世俗访客的意外,展现了寺庙的清幽和远离尘嚣的特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漫步在“烟竹寒垂幄”的环境中,感受到竹林的清凉和如帷幕般的竹叶,以及“风松静鼓琴”的意境,仿佛自然之声在风中弹奏出和谐的旋律。
最后,“清谈不知寐,明月到天心”两句,诗人沉浸在与僧侣们的清谈之中,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忘记了疲倦,直至明亮的月光洒满天空,才意识到夜已深。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澄净与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明寺的幽深环境和禅修生活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读荫嘉弟乐圃吟钞
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
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
何况又、穿经穴史。
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
心敬服,砚焚矣。自来极盛难为继。
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
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
想跨灶、泉台心喜。
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
方慰得,女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