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返还知白,身轻继寝虚。
道传传便得,元乏枕中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骑驴出游到今日乘舟的新体验,反映出生活的变化和心境的转换。"昨日始骑驴,今朝共跨鱼"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享受。"一官尘坎壈"表达了官场生涯的艰辛与坎坷,而"三径木扶疏"则暗示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童返还知白,身轻继寝虚"两句,诗人以童心未泯和身体轻盈来描绘内心的愉悦,以及对清静无为的追求。"道传传便得,元乏枕中书"则寓言般地传达出,真正的智慧无需过多的典籍,内心的领悟更为重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隐逸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崇尚,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霁空虹雨,傍螀啼莎草,宿鹭汀洲。
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
步幄尘高,征衫酒润,谁暖玉香篝。
风灯微暗,夜长频换更筹。
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与两眉愁。
不似尊前今夜月,几度同上南楼。
红叶无情,黄花有恨,孤负十分秋。
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