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馀寒未减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春半(chūn bàn)的意思:指春季的一半,也可引申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画船(huà chuán)的意思:比喻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完成或实现。
柳宿(liǔ sù)的意思:指人的住所或居处。
宿烟(sù yān)的意思:指火势已经熄灭,但仍有余烟,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但仍有一些遗留的影响。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行门(xíng mén)的意思:行门指的是行业门类,也可以泛指某个领域或行业。
一簇(yī cù)的意思:一簇指的是一束、一堆、一群或一批的意思。
-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郑文焯的《浣溪纱·其一》乙未山塘寒食,描绘了春天将尽但仍有余寒的景象。诗人穿着厚衣,观察到燕子在绿莎汀溆间飞得稀疏,暗示着春天的渐渐消逝。他感叹梦境与现实的不合,为何总是难以实现所期待的事情。
上片“春半馀寒未减衣”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时令特点,"绿莎汀溆燕来稀"则通过燕子的活动映衬出环境的冷清。下片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画面:“一簇帘花残月地”,月光洒在凋零的帘花上,显得凄美;“数行门柳宿烟枝”,门边的柳树在夜色中依恋着炊烟,增添了寂寥之感。最后,“画船灯火夜归迟”以画船灯火的描绘,暗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归家的迟缓,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的景色,融入了词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清末词人对生活琐事与情感世界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