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脚尽可隐,是身宁属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符檄(fú xí)的意思:符檄是指古代传递军令或政令的信函,也用来形容通知或传达消息。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麒麟(qí lín)的意思: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美好的事物。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侵寻(qīn xún)的意思:指过分探寻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和秘密。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云泉(yún quán)的意思:云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声音高亢激昂、宏亮洪亮,像云气和泉水一样响亮清脆。
- 注释
- 俯仰:低头抬头。
犹:还。
侵寻:不知不觉。
半春:一半春天。
行:出行。
累符檄:频繁的公文传递。
阅:欣赏。
松筠:松竹。
著脚:双脚所至。
尽可:足以。
隐:隐居。
是身:身体。
宁:怎能。
属人:归属他人。
云泉:云雾山泉。
混:共处。
麋鹿:麋鹿。
冠剑:头戴冠剑。
上麒麟:心怀麒麟之志。
- 翻译
- 低头抬头都还是往日的模样,不知不觉已过去一半春天。
出行频繁因公文传递,来到这里是为了欣赏松竹。
双脚所至之处足以隐居,身体怎能归属他人。
我与云雾山泉共处,如同麋鹿般自由,头戴冠剑,心怀麒麟之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宿龙须山(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俯仰犹前日,侵寻已半春",通过对比时间的短暂和季节的更迭,暗示了岁月匆匆。"行因累符檄,来为阅松筠",诗人因公事频繁而来到此地,却选择在松竹之间寻找宁静,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著脚尽可隐,是身宁属人",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回归自然,过上隐居生活的心境。最后两句"云泉混麋鹿,冠剑上麒麟"则以景寓志,描绘出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与麋鹿为伴,远离尘嚣,心境如云淡风轻,自在逍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卧龙之游钱通守得江字不及赋诗已解维矣熹用其韵纪事以赠并附卷末
君行安所适,冲风溯涛江。
传闻阆州好,未见心已降。
邀君康山游,听此巨壑淙。
班坐酌溪石,幽寻憩云窗。
劝君尽此杯,锦帆已稠杠。
明年傥来东,鸣铙建高幢。
访我深涧底,晤言绝纷咙。
城南且细说,慰我心悾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