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乡用前韵述怀·其一》
《还乡用前韵述怀·其一》全文
明 / 吴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桃源日朗金牛洞,竹屋风清铁汉楼。

狡兔未经鹰且臂,玉人无遇璞应收。

急流若水归何勇,燕颔班超笔未投。

幽思满怀天独识,老容强健恣清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超(bān chāo)的意思:指骄傲自满、自命不凡。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急流(jí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比喻事情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金牛(jīn niú)的意思:指财富、财产。

满怀(mǎn huái)的意思:心中充满某种情感或思想。

强健(qiáng jiàn)的意思:健壮、强壮,身体健康。

若水(ruò shuǐ)的意思:指柔和、温润如水的气质或风格。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铁汉(tiě hàn)的意思:指坚强、刚毅、勇敢的男子。

无遇(wú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机会或机缘。

燕颔(y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颈项修长美丽,也形容人的仪态端庄。

幽思(yōu sī)的意思:深沉的思考或沉思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竹屋(zhú wū)的意思:竹屋是指用竹子搭建的房屋,比喻简陋、贫穷的住所。

鉴赏

这首诗以“还乡用前韵述怀”为题,由明代诗人吴琏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桃源日朗金牛洞,竹屋风清铁汉楼”,以桃源美景和竹屋清风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颔联“狡兔未经鹰且臂,玉人无遇璞应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猎兔与寻玉的过程,暗示了人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寻找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颈联“急流若水归何勇,燕颔班超笔未投”,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勇敢面对逆境、坚持自我追求的赞颂,同时也暗含了对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

尾联“幽思满怀天独识,老容强健恣清游”,展现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内心仍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吴琏
朝代:明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乌栖曲二首·其一

风破金铺结绮钱,穿帘入幌舞垂莲。

可怜无人夜不晓,起视西窗月华皎。

(0)

又和夜雨宿村舍

积雨久未阕,岂徒行客忧。

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

方春播殖时,种食皆外求。

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锄耰。

晨薅戴星起,日闇未能休。

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直疑沧海溢,茧栗浮陵丘。

昔时百丈原,汎汎皆挐舟。

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

黍稷沉黄泥,圭合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无以易糠麰。

贩鬻固所昧,敢托市井游。

欲依盗贼群,懦不闲戈矛。

已哉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一身无死所,况为妻儿谋。

之美爱物者,凄然涕沾裘。

一夫有不获,伊尹为深羞。

何当富斯民,比屋囷仓稠。

惜哉禄秩卑,此志终宜酬。

(0)

送谢都官知光化军

厩吏整车马,匆匆办晓装。

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

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

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0)

送昌言知宿州

炜炜符离守,中流簇鼓旂。

柳阴浓不断,舟势激如飞。

魏阙行归奏,承明秪暂违。

星轺晨夜度,尺素勿令稀。

(0)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其一

迢递铜梁道,凝严青琐闱。

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

乡树迎朱毂,江花照锦衣。

临邛不足并,荣耀古今稀。

(0)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其二

悽怆怀桑梓,劬劳咏蓼莪。

树风今远矣,鼎食奈悲何。

剑阁登车近,秦关屈指过。

腾装才首路,夕梦已江沱。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