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上妙(shàng miào)的意思:非常妙绝,极其巧妙
市廛(shì chán)的意思:市场
天行(tiān xíng)的意思:指自然界中天体运行的规律,也用来形容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仙骨(xiā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
行日(xíng rì)的意思:指一天的行程或活动。
云杪(yún miǎo)的意思:指云彩散去,天空明朗。形容事物变化迅速,好像云彩一样转瞬即逝。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宁静与超凡脱俗之感。首句“峥嵘两岸市廛开”,以“峥嵘”形容金山寺所处环境的险峻,与“市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寺庙远离尘嚣的独特位置。接着,“爱静人寻此处来”点明了金山寺吸引寻求心灵宁静之人的特质。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两句,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将金山寺所在的环境描绘得仿佛与世隔绝,日月在水底运行,尘埃无法侵入山中,突显其清幽与纯净。接下来,“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金山寺的庄严与神秘,塔上的灯光穿透云层,船上传来的钟声在波浪中回响,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为的自信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认为自己如同仙人一般,能够感受到来自妙高台的好风,进一步强化了金山寺作为精神避难所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主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八章明不思议佛母·其十八
君不见爱欲贪淫诸佛母,诸佛世尊贪欲儿。
从来菩提为我匠,今使我为众匠师。
昔日千端外求佛,佛在衣中今始知。
无量痴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议。
虚妄行慈悯众苦,不知众苦是慈悲。
嗔恚无明最微妙,世间智者不能思。
昔日辛勤学知见,不知知见自无知。
四趣三涂悉非有,三障三脱不分离。
行路难,路难无有俱并忘。
了知烦恼无生相,即是如来坐道场。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五章明凡圣非一非二·其五
君不见烦恼茫然非是一,虽复非一亦非多。
若能照知其本际,即是真身卢舍那。
入于微尘亦无碍,无碍体寂遍娑婆。
凡圣两途非二处,生死涅盘常共和。
虽复强立名和字,只个爱痴真佛陀。
般若深空智非智,以无心意制众魔。
馀既诚心学此术,聊抽拙抱作斯歌。
行路难,路难心性实极宽。
贪欲本来常寂灭,智者于此可盘桓。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