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戏马台》由元代诗人马祖常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深邃思考,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功过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将军一叱靡千人”,描绘了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一声令下,千军万马齐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将军的威严与力量。接着,“未可掀髯便笑秦”,则是在说,对于历史上的秦朝,不能轻易地嘲笑或轻视,暗示了对历史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对过往政权的审慎态度。
“枉筑高台闲戏马”,这一句是对历史中一些看似辉煌实则徒劳的举动的讽刺。高台和戏马,本是权力象征和娱乐方式,但在诗人看来,这些不过是虚幻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无奈与空洞。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也是对权力与虚荣的批判。
最后一句“汉王将地拟功臣”,则是对刘邦分封功臣的策略的评价。在诗人眼中,刘邦将土地赐予功臣,看似慷慨大方,实则暗含了权力的再分配与未来的隐患。这句话既是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也反映了诗人对权力运作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历史、人性的独到见解,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警醒,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十一
匣空龙得偶,厨封画通神。
可怜种瓜客,犹自标故秦。
当时祖龙死,逐鹿灞水春。
早飞将军檄,晚分丞相茵。
抵死心不閒,不顾刍狗陈。
陶朱去越后,未肯休此身。
犹闻载窈窕,千金散贱贫。
何如白云叟,自与青山邻。
十年一易世,眉目辄少嚬。
悠悠华山里,甘作骑驴人。
送徐生还鄂
燕山送客归南州,兴来每恨无扁舟。
君归为我谢江汉,思君不见令人愁。
千里风烟想萧洒,一代英雄成古丘。
当年才气鹦鹉洲,抚掌笑杀黄鹤楼。
黄鹤归来哀江头,江山依旧人悠悠。
浮云万古恣变灭,眼中扰扰何时休?
紫阳仙人歌远游,飞蛟起灭三千秋,为君挥手昆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