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惭于马,贪心待至齯。
醉花吟未稳,问月啸还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士玮所作的《堕牙》,以“堕牙”为题,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衰老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联“衰徵巳中岁,齿落岂相期”,诗人感叹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牙齿脱落,预示着生命的衰败,这种变化无法预料也无法避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
颔联“多智惭于马,贪心待至齯”,诗人自谦智慧不及骏马,同时又表现出对长寿的渴望,期待牙齿变得稀疏(齯)的那一天,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既是对自身智慧的谦逊,也是对长寿的向往,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颈联“醉花吟未稳,问月啸还奇”,描绘了诗人饮酒赏花时的陶醉状态,以及月下长啸的奇异景象。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尾联“壮志何曾改,从人笑老痴”,诗人表明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从未改变,即使在世人眼中显得痴傻,也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放弃,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来看,《堕牙》一诗通过对个人衰老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规律的接受,也有对自我价值的坚持,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自我来天津,一日课一诗。
出门泥没踝,岘屼窥天倪。
登高夜气静,得此晨风吹。
日光附大地,万象皆离披。
拓境无留影,一隙天所悲。
悚身伺其间,寸寸还自持。
百年太散漫,魂魄遂从之。
卓哉范长公,黯澹天人姿。
谈诗有馀地,割取晴空丝。
及门尽贤达,李子尤恢奇。
深谈破蒙翳,真气相因依。
悠悠人间世,扰扰长安儿。
道德偶中人,耳徇心为疲。
何哉寂寞中,获此真支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