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守故居今入寺,吴僧新住旧为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定(chán dìng)的意思:指心境平静安宁,思维专注集中的状态。
二水(èr shuǐ)的意思:指同一水域中的两条水流,比喻相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个团体或势力。
供献(gòng xiàn)的意思:主动提供、奉献
故居(gù jū)的意思:指已故名人的居住地,也泛指已故人的住所。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守故(shǒu gù)的意思:守故指坚守传统、保持旧有习俗、不愿改变。
水心(shuǐ xīn)的意思:形容人心灵善良、充满爱心。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晚学(wǎn xué)的意思:指学习晚了,晚开窍,晚得到知识或技能。
下问(xià wèn)的意思:指向下级或下属询问情况。
修禅(xiū chán)的意思:修行佛法,参禅悟道。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鸳鸯湖(yuān yāng hú)的意思:鸳鸯湖是指夫妻感情深厚,恩爱如鸳鸯鸟的湖泊,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时的幸福和和谐。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修行图景。首句“山中晚学修禅定”,点明了诗人于山中静修禅定的情境,晚霞映照下的山林,更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次句“又出升堂了世因”,则展现了修行者从山林回归人间,继续在世间播撒善缘的过程,体现了佛法的普渡众生之义。
接着,“汉守故居今入寺,吴僧新住旧为邻”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既展示了寺庙的历史底蕴,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传承不息。同时,也借由“汉守”与“吴僧”的对比,表达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僧侣共处一室,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池分二水心同净,塔近诸天供献频”两句,以自然景观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池水虽分两流,但心却如同清水一般纯净无染;佛塔靠近诸天,象征着修行者的虔诚与敬仰,频繁的供奉则体现了对佛法的深切信仰与实践。
最后,“我亦鸳鸯湖上客,欲来松下问前身”两句,诗人自比为湖上的游子,表达了对前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在松树下与智天然探讨前世今生,不仅体现了对佛法的深入探索,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修行的宁静之美,以及对佛法、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唱秦少游溪路雨添花词感旧作
秦郎不知我,我岂知秦郎。
相逢每戏剧,此狷而彼狂。
坐有今辅弼,正色屡低昂。
逮今白发垂,悔昔少年场。
一闻溪路雨,泪与雨争行。
黄鹂千百在,斯人今则亡。
如其并老去,娱乐岂遽央。
况复有诸生,遗颂满汝阳。
瘴雾杀君时,龙门曾恸伤。
今虽苟生活,苍蝇待我傍。
谁家有歌喉,此曲宜断肠。
摅我一夕恨,与世同悲凉。
次韵和马子虚学士感事见赠
与君中山时,心乐得乐土。
未始厌耳闻,宁或刺眼睹。
风雨喜分散,乐事亡难补。
看君青云编,翅堕不得举。
荣滞正相半,田园馀几许。
前年白马乱,不保使君诅。
去从竟陵谪,竟陵人何慕。
妻儿思北归,耕桑失寒暑。
邂逅怪我存,魂招来奚数。
强欲布露之,愧君健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