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藏寺洪钟》
《宝藏寺洪钟》全文
宋 / 孙应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枕畔鍧然宝藏钟,声从何处入高墉。

蜀颅衰臂今如许唤起穹庐卧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ocánghóngzhōng
sòng / sūnyìngfèng

zhěnpànhōngránbǎocángzhōngshēngcóngchùgāoyōng

shǔshuāijīnhuànqióngló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藏(bǎo zàng)的意思:指珍贵的财物或宝物,也可引申为指珍贵的知识或经验。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穹庐(qióng lú)的意思:穹庐是指高大宏伟的房屋,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枕畔(zhěn pàn)的意思:枕头旁边。

翻译
枕边响起清脆的宝钟声,
这声音是从何处穿透高墙而来。
注释
枕畔:床头或者枕头旁边。
鍧然:形容声音清脆或响亮。
宝藏钟:珍贵的钟声,可能象征着某种重要的信息或启示。
何处:哪里。
高墉:高墙,古代城墙。
蜀颅:蜀地的人,这里可能指四川人或者具有蜀地特色的文化象征。
衰臂:衰老的手臂,可能暗指年老或疲惫。
今如许:如今到了这个地步。
穹庐:原指蒙古包,这里可能象征广阔的天地或者包容一切的胸怀。
一卧龙:一位隐居的杰出人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而神秘的画面,通过对宝藏寺洪钟声响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深邃佛教文化的感悟和崇敬。

"枕畔鍧然宝藏钟"一句,以“枕畔”形容钟声贴近耳畔,既表现出诗人与之亲密无间,又让读者感受到那钟声的清晰可闻。"声从何处入高墉"则是对声音渗透力的一种描写,通过问句形式,强化了那种神秘而不可知的感觉。

接下来的"蜀颅衰臂今如许"一句,蜀颅指的是古蜀国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区。衰臂则是形容山势或房屋的曲折,这里借以形容佛寺建筑的恢弘气派。"唤起穹庐一卧龙"中,“唤”字传递了一种召唤的力量,通过钟声唤醒了那沉睡在深邃古寺中的“卧龙”,这里的“卧龙”隐喻着某种潜藏的力量或是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崇,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作者介绍

孙应凤
朝代:宋

孙应凤(?~一二六一),丹徒(今江苏镇江)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调德化县尉,迁将作监簿。景定二年知江阴军,卒。事见《至顺镇江志》卷一八、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清乾隆《德化县志》卷二。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三谢宣城集

康乐元言馀晋法,宣城丽句启唐风。

马驹踏杀倘成谶,后代终称临济雄。

(0)

书何蔚高杂感诗后三首·其二

故国看辽鹤,新诗似董狐。

将军原不负,戍卒竟成呼。

曹社谋应久,尧台事近诬。

建章千户闭,临晓一星孤。

(0)

天宁寺看牡丹

流芳迅不停,杪春乃纡馀。

盈盈牡丹丛,初日秦罗敷。

好色始国风,意行不趑趄。

障扇章台街,走马城西隅。

入门眼先明,红笑语则无。

谁谓惊艳篇,小说等虞初。

生物日趋功,爱好理讵殊。

想见造化心,以此愚凡夫。

年年看花游,未肯自作疏。

共同车马尘,谁为达者徒。

斜阳经塔院,烈风与之俱。

高标兀峥嵘,垩像森模糊。

半日温柔中,乃复心胆粗。

(0)

别梦五首·其一

别来细雨闻孤馆,归去花灯烂九枝。

怅望青溪神女曲,去年今日蒋王祠。

(0)

冯庵诗云轩于晚翠早劬书

随地名轩无不可,得闲写字亦相宜。

援毫未解心先画,入格深惭手似槌。

此事养和承平日,几人变法中兴时。

斫轮老去犹堪用,莫使后生空得诗。

(0)

偶得旧纸扇是往年柳屏义门所写题以寄之

章台拊马当时物,不逐春归柳色空。

我友别来诗句旧,三年怀袖过秋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