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黔答余定甫司理》
《初入黔答余定甫司理》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匹马西来一月馀,岂期道路识君初。

论文并许千秋业,叱驭同驰峻坂车。

天遣法星岩雾歛,客迎秋色旅怀舒。

逢人莫更轻谈虎,往事空能独怆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叱驭(chì yù)的意思:指以威严的口吻严厉斥责和命令,像驭马一样驱使他人。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法星(fǎ xīng)的意思:指法律的权威和威严。

峻坂(jùn bǎ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的地方。

旅怀(lǚ huái)的意思:对远离家乡或离别的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

论文(lùn wén)的意思: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

匹马(pǐ mǎ)的意思:指两匹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意思。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天遣(tiān qiǎn)的意思:指上天派遣或安排的事情,表示命运或天意不可违背。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迎秋(yíng qiū)的意思:迎接秋天的到来

鉴赏

此诗《初入黔答余定甫司理》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描绘了诗人初至黔地与友人余定甫相遇的情景。诗中洋溢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术交流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感慨。

首联“匹马西来一月馀,岂期道路识君初”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骑马西行,一个月后在旅途中意外遇见老友的惊喜之情。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旅途中的偶遇,充满了意外与喜悦。

颔联“论文并许千秋业,叱驭同驰峻坂车”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学术情谊。他们共同探讨学问,志趣相投,仿佛在学术的道路上并驾齐驱,追求永恒的知识之巅。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热爱,也寓意着两人友谊的深厚与长久。

颈联“天遣法星岩雾歛,客迎秋色旅怀舒”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好,天空晴朗,山岩上的雾气散去,秋天的景色让旅人的思绪得以舒展。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同时也暗示了友人之间的和谐与温馨。

尾联“逢人莫更轻谈虎,往事空能独怆余”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他告诫人们在与他人交谈时要谨慎,避免轻率地谈论敏感话题,同时提醒自己,过去的经历虽已成往事,但仍然值得深思,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哀愁。这一联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综上所述,《初入黔答余定甫司理》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对学术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感慨。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春雪

东风吹雨作花飞,寒勒芳程几日迟。

惟有庭前老梅树,谢渠添补落残枝。

(0)

忆郑元甫

别后黄花两度残,天涯彼此寄书难。

几行雁字斜阳里,聊当平安一纸看。

(0)

宫词二首·其二

同入宫来几许人,因何遣妾护长门。

云鬟半脱香腮瘦,却爱菱花镜子昏。

(0)

樵子

头蓬面萎黄,身轻步忽逮。

方斫柴薪回,又带刀斧去。

戏笑茅根掘,时暂松根踞。

间道后山归,人寻不知处。

(0)

别陈常簿埙五首

古道湮不续,遗直声以彰。

良药见谓苦,不试徒有方。

岂其盖世名,可浣忧国肠。

视天方梦梦,令人歌慨慷。

心理同一辙,世学何多门。

倡徒各有植,成性非两存。

习之到圣处,心小道自尊。

工夫未易熟,毁誉何足论。

空言漫浩渺,实行较分寸。

为官志何在,监州民可问。

以此百纸忠,解彼千里愠。

有守矧更贤,往哉同令闻。

菜畦绝夜雨,麦垄摇春风。

板舆奉欢笑,意与物态同。

路才百里近,水可一夕通。

君其戒徒御,驾言无匆匆。

义交味逾淡,心敬迹自疏。

球玉世所贵,车马人交趋。

性懒拙造请,独抱此区区。

赠别我何有,珍重千金躯。

(0)

分歧四绝呈及甫·其三

大儿长如竹,小儿秀如柳。

迎爷拜新年,颔髭白八九。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