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定僧(dìng sēng)的意思:稳定的僧人,指心地坚定、行为稳重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讵可(jù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轻易接受或认同,多用于否定、拒绝或表示疑虑。
空华(kōng huá)的意思:指虚幻、空洞的华丽外表,没有实质内容或内涵。
妙用(miào yòng)的意思:指使用某种方法或手段时,能够巧妙地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或价值。
明暗(míng àn)的意思:明暗意指光明与黑暗、正面与反面、好与坏等对立的概念。
前灯(qián dēng)的意思:指引前进的灯光,比喻前途的希望和指引。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山房(shān fáng)的意思:山间的房屋,指隐居山中的住所。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实际(shí jì)的意思:真实存在的,实际上的
时兴(shí xīng)的意思:流行、盛行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僧人于元宵佳节时的静谧生活与内心感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与灯火交织的光影变化,以及僧人内心的修行状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何处元宵好,山房入定僧”开篇即点出主题,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山中世界。元宵之夜,本是万家灯火、欢声笑语的节日,但在山中僧人的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定中冥想,与自然和谐共处,别有一番风味。
“往来衣上月,明暗佛前灯”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光影的变化。月光随着僧人的行踪而移动,衣衫上似乎也承载了月色的流转;而佛前的灯火,则在明灭之间,映照着僧人内心的波动与修行的历程。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更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
“实际徒劳说,空华讵可凭”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虚幻、真实与表象之间关系的探讨。实际之事往往难以言尽,空洞的华美事物无法作为依靠。这不仅是对元宵夜景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往往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需要深入探索与体验才能领悟。
最后,“还教知此意,妙用一时兴”表达了诗人希望读者能理解并感受到这种微妙而深刻的意境,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灵性。这种“妙用”,即是在特定时刻,通过直觉或灵感,达到心灵的觉醒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元宵之夜山中僧人独特的体验与感悟,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乌伤行
头白乌,毕逋尾。
尔焉知作坟送人死,天公遣尔役孝子。
头白乌,天上来。
口中流血不自惜,却怜孝子心肝摧。
鸦鸦夜宿坟边树,飞向山头啄泥土。
新坟磊磊三尺高,衔得黄泥如返哺。
秦人涸水筑山灵,飞乌为作颜氏茔。
颜氏子,国有祀。乌作坟,秦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