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钓舟(diào zhōu)的意思:指故意引诱他人上当受骗。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羁囚(jī qiú)的意思:指被困、被束缚、不能自由行动。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鸣驺(míng zōu)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松影(sōng yǐng)的意思:松树的影子,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待着的人。
同游(tóng yóu)的意思:一同游玩、同行旅游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闲云(xián yún)的意思:指没有实际作用、无所事事的人或事物。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长年京国甚羁囚,丘壑归来始自由"表达了作者长时间处于繁华都市中感到束缚,现在回到自然山水之中才得以解放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
"流水有声如共语,闲云无迹可同游"这两句,则是对这种自由状态下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的描写。流水的声音宛如朋友间的交谈,而悠然的云朵则似乎邀请着诗人共同漫游,这里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猿依松影看丹灶,鹤与芦花入钓舟"这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猿儿在松树下悠闲地观赏着晚霞,而鹤则伴随着芦花轻盈地跳入渔舟之中,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
"如此栖迟良不恶,红尘何事辱鸣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满足。"如此栖迟"指的是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流连忘返,而"良不恶"则意味着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不必羡慕或渴望尘世中的荣华富贵。"红尘何事辱鸣驺"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认为尘世间的一切纷争和喧嚣都与我无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