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编户(biān hù)的意思:编户是指编织竹木等材料制成的栅栏,比喻人为划定的界限或限制。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高阳(gāo yá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品德高洁。
葛天(gě tiā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宽广,不受局限。
豪气(háo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气势雄壮,豪迈激昂。
恒民(héng mín)的意思:指人民的力量是永恒不变的。
还是(hái shi)的意思:表示在几个选择之间,最终选择了某个,强调对比或肯定最终的决定。
贱民(jiàn mín)的意思:指地位低下、贫穷、受压迫的人群。
酒民(jiǔ mín)的意思:指沉迷于饮酒的人,形容对酒痴迷,无法自拔。
陇亩(lǒng mǔ)的意思:陇亩是指陇西地区的一种古老计量单位,后来引申为指一片土地的面积。
齐名(qí míng)的意思:指与某人或某物并列齐全,地位相等。
容民(róng mín)的意思:宽容待人,包容众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司民(sī mín)的意思:司民指的是管理人民,指掌握权力的人对人民进行管理和治理。
天民(tiān mín)的意思:天下人民,指全体国民。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有容(yǒu róng)的意思:有容指有宽容之心,能够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中民(zhōng mín)的意思:指在社会中居中地位的人民。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一剪梅·其二》民歌,以“民”字为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感。首句“少年豪气欲先民”,描绘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怀抱为民造福的壮志。接下来的“卦有容民,数有司民”,借用了卦象和数字的概念,表达出对民众的关怀和责任。
“岂期编户作齐名”表达了意想不到的转变,即原本平凡的户籍百姓也能享有同等的荣誉。“畜我恒民,荣我中民”,体现出诗人希望长久地庇护和提升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在“长吟陇亩一遗民”中,诗人自比为在田野间吟咏的隐逸之士,虽身为民间,却心系天下。
“高阳贱民,襄阳酒民”,这里的“高阳”和“襄阳”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着悠闲与世俗的生活,而“贱民”和“酒民”则带有自嘲和淡然的态度,表明诗人不以身份贵贱为意,更看重内心的自由和百姓的幸福。
最后,“相忘总是葛天民,不是尧民,还是舜民”,诗人以“葛天民”自喻,向往的是远古淳朴的社会,不拘泥于现代的等级制度,而是追求像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治理下的平等和谐。整首词通过“民”的不同形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民生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