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翁常之挽词·其一》
《翁常之挽词·其一》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晋画唐吟老愈奇,堪嗟动转风机

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里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动转(dòng zhuǎn)的意思:转动、移动。

风机(fēng jī)的意思:指人因为虚荣心或追求名利而追随权贵,不择手段地奉承和迎合。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蘧蘧(qú qú)的意思:形容人多、声音喧闹。

栩栩(xǔ xǔ)的意思:形容形象、声音等栩栩如生、栩栩欲动。

注释
晋画:指晋代的绘画艺术。
唐吟:唐代的诗歌吟咏。
老愈奇:越古老越显得奇特。
堪嗟:令人叹息。
动转:转动,这里指事物变化无常。
风机:比喻世事的变迁或人生的起伏。
栩栩:形容生动逼真。
形中去:离开艺术形象。
蘧蘧:清醒的样子。
梦里归:在梦中回归。
翻译
晋代的画作唐代的诗,越老越显得奇特,令人感叹的是,一切都像是被风吹动的。
如果能在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中离去,为何不在梦境中清醒地回归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适的作品,名为《翁常之挽词(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亡友翁常的缅怀。

"晋画唐吟老愈奇" 一句,通过提及晋代的绘画与唐代的歌声,表达了对于过去艺术高峰的赞美之情。"堪嗟动转是风机"则透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中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遗产有着深刻的感受,这些都是值得叹息和回味的。

接下来的"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里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友翁常能够超脱尘世、安详离去的庆幸,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希望在梦中与之重逢的愿望。这里体现出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对于生命消逝后世界的无奈。

这首挽词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思和对美好事物永恒价值的追求。在古典文学中,这样的挽词不仅是对亡者的悼念,也是生者对于逝去时光的一种缅怀。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宿溪西竹屋

束装已戒道,看竹来城隅。

野性自成癖,路人从笑迂。

力登山上亭,缓策沿晴湖。

回首日西下,清宴仍相娱。

引火试香鼎,挑灯开玉壶。

但知客兴浓,不觉春宵徂。

出门见星月,天籁闻笙竽。

击节呼此君,为尔羁今吾。

聊须借吟榻,卧我山泽臞。

扰扰百年中,去就不可虞。

留题岁寒社,莫遣丹青渝。

(0)

十三日文华后殿早进读尚书孟子午进讲大学衍义日以为常读毕赐宴讲毕赐茶上皆呼先生而不名惭感之馀敬赋以志

禁中清切异人间,诏许词臣奉燕閒。

新政屡闻诛左道,遗书真欲见西山。

猥加体貌惭天语,愧乏箴规动圣颜。

日转觚棱才罢讲,外庭催上午朝斑。

(0)

喜雨与汪伯谐刘希贤吴原博同寅联句·其四

满院凉风透葛衣,雨馀轻扇不须挥。

斋居静觉心无累,吟榻清期愿不违。

瓦鼎日长烟篆袅,铜壶天远漏声稀。

莱羹茗碗同三宿,诗阵堂堂未解围。

(0)

马嵬八景次韵为阎方伯赋·其六宝刹晨钟

宝坊高处地幽偏,钟响常疑落半天。

旅次唤醒尘土梦,上方惊散海云眠。

纱笼客诮非时饭,锡杖僧开午夜禅。

看院鹤鸣如应答,一声声出薜萝烟。

(0)

陪欧阳令君奠故宋尚书金忠肃公墓并立石表

桂浆三奠陇云寒,共识贤侯此意难。

泉下屡更新岁月,人间谁问古衣冠。

青山再下樵苏禁,白石重将姓字刊。

拟有颂声传故事,无边光彩动林峦。

(0)

登源有汪王祖齐司马墓及王庙庙后有绿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韵示同游仁里诸宗人

千载吾王此旧都,登源流水绿成湖。

断碑丘垄收云气,长剑风尘忆壮图。

山隔游亭闻绿照,云封仙洞似蓬壶。

联镳英俊来应惯,路转峰回不问途。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