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从 叔 唐 /杜 荀 鹤 三 族 不 当 路 ,长 年 犹 布 衣 。苦 吟 天 与 性 ,直 道 世 将 非 。雁 夜 愁 痴 坐 ,渔 乡 老 忆 归 。为 儒 皆 可 立 ,自 是 拙 时 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当(bù dàng)的意思:不适当;不合适;不恰当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痴坐(chī zuò)的意思:指因过度悲伤或思考而久坐不动。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三族(sān zú)的意思:指一个家族中的三代人,也用来形容家族的兴旺和繁荣。
时机(shí jī)的意思:
[释义]
(名)具有时间性的机会(多指有利的)。掌握~|错过~。(作宾语)
[构成]
偏正式:时(机
[同义]
火候
[同音]
石鸡世将(shì jiāng)的意思:指能够在世间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才
乡老(xiāng lǎo)的意思:指乡村中的老年人,也泛指在乡村中具有威望和地位的人。
雁夜(yàn yè)的意思:指秋天雁群南飞的夜晚。
渔乡(yú xiāng)的意思:指渔民的家乡,也用来形容生活简朴、宁静祥和的地方。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翻译
- 三个不同的种族不被接纳,他长久以来还是平民身份。
他苦于诗才,这是天赋予的本性,但他坚持正直之道,却被世人视为异类。
夜晚,他像失群的大雁般忧郁地坐着,身处渔村的老者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作为一个儒者,他本应有所建树,只是命运使然,这并不是他的幸运时刻。
- 注释
- 三族:指不同种族或社会阶层。
当路:被接纳,受重视。
犹:仍然。
布衣:平民。
苦吟:艰难地创作诗歌。
天与性:天赋和个性。
直道:正直的道路,指坚守原则。
世将非:世人认为他是错的。
雁夜愁:夜晚如雁般忧愁。
痴坐:呆坐,深思。
渔乡老:在渔村的老者。
忆归:怀念家乡。
为儒:作为儒者。
皆可立:本应有所成就。
自是:显然是。
拙时机:不适合的时机,命运不佳。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对个人理想和社会正道的渴望。"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描绘了一种被世俗所摒弃、不得志的状态,三族指的是家族中的父母兄弟,而不为世人接受则意味着诗人的才华未被赏识,长年的清贫生活更是对这种境遇的深刻写照。
"苦吟天与性"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和人类本性的沉思,这里的“苦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而“直道世将非”则表明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认为世界的运行与理想中的正道相去甚远。
"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这两句通过描写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传递了诗人的乡愁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雁夜"指的是秋天大雁南迁之夜,这里借以表达心中的寂寞与孤独,而“渔乡老忆归”则是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渔人即渔夫,居住在水边的人们,这里的“渔乡”暗指故乡。
最后两句"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学(即孔孟之道)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承认自己不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感到自己的才华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展现。"为儒皆可立"指的是儒家思想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行为准则,而"自是拙时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和不适应。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一种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挑战时的矛盾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