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军(dà jūn)的意思:庞大的军队
敌忾(dí kài)的意思:指敌对的双方互相仇恨、矛盾激烈。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横尸(héng shī)的意思:指倒在地上的尸体,也比喻失败或垮台。
精悍(jīng h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精明强悍,意志坚定,能力强大。
军劳(jūn láo)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劳动,也泛指军中的劳动。
连辉(lián huī)的意思:连续闪烁的光芒
六韬(liù tāo)的意思:指六种策略或战术,用以指导军事行动。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彤弓(tóng gōng)的意思:形容弓弩的颜色鲜红明亮,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壮丽之景。
同袍(tóng páo)的意思:同袍指同穿一袍的人,比喻同属一个团体、同在一条战线上的人。
野蒿(yě hāo)的意思:指人生际遇窘迫或环境艰苦。
郑重(zhèng zhòng)的意思:郑重表示严肃认真,正式庄重的态度或言行。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鉴赏
这首明代申佳允的《感事(其二)》描绘了一幅战争场景。首句"烽火连辉济"形象地展现了战火蔓延,烽烟四起的紧张局势,"横尸覆野蒿"则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惨烈与悲凉,尸体遍野,只有野草丛生。接着,"金钱明主诏"暗示了朝廷对战争的财政支持,而"斨斧大军劳"则反映了军队的辛勤付出和战斗的艰辛。
诗人通过"精悍矜三捷"赞扬了军队的英勇和屡次获胜的战绩,"纵横问六韬"则表达了对兵法策略的深入思考和运用。最后两句"彤弓方郑重,敌忾自同袍",彤弓象征着胜利的象征,表达了士兵们同仇敌忾,视战友如兄弟的情谊,共同为保卫国家而战的决心。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歌颂了将士们的英勇与团结,体现了明朝士人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