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三吴王猎场》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三吴王猎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孙氏有吴国,四海未息戈。

猎以耀威武平野万骑罗。

英雄魏与蜀,貔虎一何多。

世事异莫究,但见桑麻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貔虎(pí hǔ)的意思:指勇猛的虎。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威武(wēi wǔ)的意思:形容威风凛凛、气势雄伟,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威严的气势。

耀威(yào wēi)的意思:炫耀自己的权势和威风,展示自己的强大和威严。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翻译
孙家拥有吴国的土地,天下仍未停止战争。
他们狩猎来显示军威,广袤原野上聚集着成千的骑兵。
英雄辈出的魏蜀两国,如同猛兽般众多。
世间之事变化无常,只能看见山丘上的桑麻田地。
注释
孙氏:指孙权或其后裔。
吴国: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
四海:天下各地。
息戈:停止战争。
猎以耀威武:通过狩猎来展示武力和威严。
平野:广阔的平原。
万骑罗:成千上万的骑兵排列。
英雄魏与蜀:指魏国和蜀汉,均为三国时期的重要势力。
貔虎:比喻勇猛的将领。
一何多:非常之多。
世事异莫究:世间之事变化无常,难以探究到底。
桑麻坡:长满桑树和麻田的山坡,象征田园生活。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描绘了孙权曾统治的吴国时期,尽管天下尚未完全太平,吴王仍然通过大规模狩猎来展示其军事实力,场面宏大,万马奔腾于广袤的平原上。诗人提及魏蜀两国的英雄人物,如同猛兽般众多,暗示了那个时代的群雄争霸。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只留下桑麻遍野的田园景象,让人思考历史的沧桑与永恒。整体上,这是一首借古咏今,寓含深沉历史感的诗篇。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主簿昨示喜雨之作末章用李文饶故事非所敢闻

朝来一穗看炉烟,遽挽银河下九天。
东海不冤私自幸,南阳高卧且随缘。
佳名德雨闻前代,尺字商霖证昔年。
老子婆婆那辨此,两翁心印有人传。

(0)

县中迎石金山甘灵大士就放生池祈雨早上偕簿

甘雨祈三日,香云捧一龛。
依归甘露灭,珍重蔚头蓝。
官事何当了,枯禅且罢参。
莲花初出水,朝日借红酣。

(0)

郁簿行年四十有九读李太白浔阳感秋诗慨怀有

清德如公畏四知,流光底事感圆蓍。
日边丹凤聊栖棘,月下惊鸿尚拣枝。
五十知非惭漏尽,百年强半怪驹驰。
买臣富贵犹堪待,莫诵浔阳落魄诗。

(0)

满江红·挥手华堂

挥手华堂,重整顿、选花场屋。
撩鼻观、飞浮杂沓,异香芬馥。
金缕尚馀闲态度,冰姿早作新妆束。
恨尊前、缺典费思量,无松竹。
蜂蝶恨,何时足。
桃李怨,成粗俗。
为情深、拚了一生愁独。
菊信谩劳频探问,兰心未许相随逐。
想从今、无暇劚蔷薇,鉏罂粟。

(0)

满江红·小队旌旗

小队旌旗,又催送、元戎领客。
政十顷、荷香微度,草烟横碧。
杨柳参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齐色。
傍野桥、容与绕重湖,严城侧。
花作阵,舟为宅。
敲羯鼓,鸣羌笛。
渐夜凉风进,酒杯无力。
遥想汉中鸡肋地,未应万里回金勒。
看便随、飞诏下南州,朝京国。

(0)

蓦山溪·青梅骨瘦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
椒萼露微花,便觉香魂旖旎。
惜花公子,可是赋情深,携瘦竹,绕疏篱,终日成孤倚。
赏心乐事,又也何曾废。
烟露湿铅华,误啼妆、三年客里。
江南芳信,政自不愆期,吴山远,越山长,梦寐添憔悴。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