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唱贞元曲,谁为宝庆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月 二 十 六 日 甲 子 宋 /马 廷 鸾 乘 云 伤 往 岁 ,甲 子 又 今 晨 。莫 唱 贞 完 曲 ,谁 为 宝 庆 人 。早 霜 明 带 月 ,寒 菊 艳 争 春 。敢 睨 昭 陵 柏 ,撝 呵 有 鬼 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云(chéng yún)的意思:乘坐云彩,形容人物飞黄腾达,地位显赫。
带月(dài yuè)的意思:有月亮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寒菊(hán jú)的意思:
菊花。因开于深秋,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长沙宣武王碑铭》:“春藤络户,寒菊临池。” 唐 韦应物 《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诗:“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陵柏(líng b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或事物的质量上乘。
霜明(shuāng míng)的意思:指天气寒冷、冬季的早晨,霜已经消失,天空开始明亮。
往岁(wǎng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岁月,过去的年份。
有鬼(yǒu guǐ)的意思:形容有问题或有难度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表情或状态异常。
元曲(yuán qǔ)的意思:元曲是指元代的曲艺形式,也用来比喻古代的戏曲艺术。
早霜(zǎo shuāng)的意思:早霜指秋天初霜出现的早晨,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者危险的预示。
昭陵(zhāo líng)的意思:指明亡国之事,警示后人。
贞元(zhēn yu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正直,不受诱惑,坚守原则。
争春(zhēng chūn)的意思:指争夺春天的到来或争夺春天的权利。
- 注释
- 乘云:比喻对过去的追忆。
甲子:古代干支纪年法,每六十年一轮回。
今晨:现在的早晨。
贞元:唐朝的一个年号,代指过去的时代。
谁为:疑问,指现今还有谁。
宝庆:可能指某个朝代或特定时期,此处泛指。
早霜:初秋的霜冻。
月:月亮。
寒菊:在寒冷中盛开的菊花。
争春:在春天中竞相开放。
睨:斜眼看,这里指随意看。
昭陵柏:唐代皇帝唐太宗的陵墓中的柏树,象征皇权。
伪呵:虚假的呵斥,可能指谣言或欺诈。
鬼神:古人认为的超自然力量。
- 翻译
- 回忆往事如乘云般飘渺,又到了甲子年的清晨。
不要再唱起贞元时期的歌谣,如今还有谁是宝庆的后人。
早晨的霜露明亮如月,寒冷的菊花却在春天争艳。
不敢直视昭陵的柏树,因为那里有鬼神,传言伪诈之事会惊动他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开篇“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两句,诗人借助云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通过“甲子”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每六十年为一轮,本句中"甲子"指的是某一个具体的时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历久弥新。
接着,“莫唱贞元曲,谁为宝庆人”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在这里,“贞元曲”可能指的是唐代贞元年间的音乐,而“宝庆人”则可能是特定时期或事件中的人物。通过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以及对个人无法重返或影响历史进程的无奈。
第三句“早霜明带月,寒菊艳争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其中“早霜”和“寒菊”都为诗人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又不乏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外界给人以冷漠无情的感觉,但在这冷漠背后,仍有生命力在顽强地绽放。
最后两句“敢睨昭陵柏,伪呵有鬼神”则是诗人通过对古代皇陵上古柏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与传统的尊重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这里的“昭陵柏”象征着永恒和威严,而“伪呵有鬼神”则是在表现诗人内心的敬畏之情,以及在面对超验世界时的人类渺小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