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函谷(hán gǔ)的意思:函谷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山谷,比喻隐居的地方或难以进退的境地。
胡语(hú yǔ)的意思:指胡言乱语,没有道理或没有根据的话语。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可生(kě shēng)的意思:可生指的是容易发生、可能发生的意思。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羌胡(qiāng hú)的意思:指异族、外族或外国人。
沙塞(shā sāi)的意思:形容事物的状况或状态十分糟糕,严重损坏或毁灭。
生还(shēng huá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境中活下来,保住生命。
嵩岳(sōng yuè)的意思:指嵩山和岳阳两座名山,泛指山岳。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 注释
- 函谷:古代关隘名,象征着边防。
如:如同。
玉关:泛指边关,这里指函谷关。
几时:何时。
可:能够。
生还:返回故乡。
洛阳:古都,这里借指中原地区。
为:成为。
易水:战国时期地名,常与慷慨赴死联系。
嵩岳:即嵩山,位于中原。
是:就是。
燕山:北方山脉,这里可能象征敌方势力。
俗变:风俗改变。
羌胡语:指少数民族语言。
人多:很多人。
沙塞:风沙弥漫的边塞。
颜:面容。
申包: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以忠贞闻名。
惟:只。
恸哭:极度悲伤的哭泣。
七日:七天。
鬓毛斑:鬓发斑白,形容哀伤至极。
- 翻译
- 函谷关如同美玉般的边关,何时才能返回家园。
洛阳变成了易水之地,嵩山成为了燕山的模样。
习俗已变,人们说着羌胡的语言,多数人脸庞因风沙而显得苍老。
申包胥悲痛哭泣,七天之内鬓发都斑白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属于《奔亡道中五首》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变迁的无奈感慨。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这里的“函谷”指的是函谷关,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位于今天河南省西部。诗人将函谷比作“玉关”,形容其坚固美丽,而“几时可生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这两句通过地理上的变化来象征着时代的变迁。洛阳城因战乱而变得像易水一般动荡不宁,嵩岳(即嵩山)则成为了燕国的山脉,暗示了国家疆域的变更和历史沧桑。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俗变”意味着习俗和风尚的改变,“羌胡语”是指边陲地区的语言,这里表明随着战乱和民族迁徙,当地居民的语言、习俗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人多沙塞颜”则形容因长期战争而导致人们面貌憔悴,充满了沧桑之感。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这两句描绘的是诗人申包(古代人物)悲伤至极,连续七天不止地哭泣,以至于头发都有了白斑。这里申包的形象被用来比喻诗人的哀愁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历史沧桑和个人遭遇的描写,展现出诗人深沉的乡愁与悲凉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期人们普遍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