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西竺禅院与僧夜话》
《宿西竺禅院与僧夜话》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閒身随处征蓬,静掩禅扉不穷

百结水田孤烛底,一区金地万山中。

潭光洞牖呈初月竹韵垂檐答响风。

几欲诛茅深谷去,芒鞋踏破不如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结(bǎi jié)的意思:形容事情纷繁复杂,难以解决。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穷(bù qióng)的意思:没有穷尽,无限的意思。

禅扉(chán fēi)的意思:禅修的门径或方法。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孤烛(gū zhú)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身边没有任何支持或帮助。

金地(jīn dì)的意思:指非常富有的地方或者环境。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深谷(shēn gǔ)的意思:指深山幽谷,比喻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水田(shuǐ tián)的意思:水浸田地,指庄稼生长茂盛的田地。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一区(yī q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处于第一位或最高水平的地区或地方。

征蓬(zhēng péng)的意思:指远行,四处流浪。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竹韵(zhú yùn)的意思:指竹子的声音,比喻诗文的音韵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宿西竺禅院,与僧人深夜长谈的情景。首句“闲身随处息征蓬”展现出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他如同飘荡的蓬草一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接着,“静掩禅扉话不穷”则描绘了诗人进入禅院后,与僧人交谈的场景,对话深入而无尽,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百结水田孤烛底,一区金地万山中”两句,通过对比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禅院内外的环境特点。水田与孤烛,金地与万山,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禅院内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这两句也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夜晚禅院的静谧与庄严。

“潭光洞牖呈初月,竹韵垂檐答响风”则是对禅院内景的细腻描绘。潭水在月光下泛起波光粼粼,窗户洞开,让月光洒入室内,竹林中的风吹过屋檐,竹叶发出清脆的声音,回应着风的节奏。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最后,“几欲诛茅深谷去,芒鞋踏破不如公”表达了诗人想要隐居山林的愿望,但又感叹于自己无法像眼前这位僧人一样,真正地融入自然,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僧人生活状态的羡慕与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宿禅院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刻交流,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九月六日泛舟航村而舟人不审误抵道场之麓越二日登焉因过何山谩赋一首

千岩矗空濛,一水还葱茜。

寺从驯虎立,山作盘龙转。

嗟予千里来,适此十年愿。

初拿莲叶舟,误逐桃花片。

重携九节筇,上尽百结线。

阴崖滴翠寒,竹韵含风战。

树色争烟霏,泓甃靡旱暵。

载窥窣堵尖,平视苍狗变。

楼阁撑山光,城郭瞰波面。

未觉髀肉酸,先苦银海眩。

晚寻小溪曲,更得何山便。

平畴翠浪涌,返照金色现。

回首笑月亭,消息真已荐。

(0)

沧洲阁集句二首·其一

沧洲有奇趣,吾道付沧洲。

树景中流见,船灯照岛幽。

转思江海上,却著土山头。

野水无人渡,乘桴学圣丘。

(0)

登衡岳三首·其三

绝境当须著好词,衰怀已觉不胜奇。

烦君试向仙家问,怕有弥明更解诗。

(0)

送晦翁十首·其一

精微元不在河汾,原道词雄亦浅闻。

自得正心诚意论,始知天未丧斯文。

(0)

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其四

风月堂中倾国姝,别来风骨太清臞。

良宵梦里殷勤说,玉兔还能捣药无。

(0)

周迥莫有千株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