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抛不至天,低掷岂著地?
《劝人·其十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的徒劳。首句“高抛不至天,低掷岂著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生比作投掷物体,无论向上还是向下,最终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这暗示了人在追求某些目标时,往往受限于自身条件或外界环境,难以实现。
接着,“日轮隐山去,回头更觅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太阳隐没于山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消逝,而“回头更觅鼻”则表达了在面对失去或无法触及的事物时,人们往往会陷入无尽的追寻与失落之中。这里“鼻”字巧妙地借用了“鼻子”的形象,比喻为寻找失去的东西,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面对失去时的迷茫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寓言般地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正视生活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追求与失落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太白纳凉图
六月炎天飞火乌,土焦石烁河流枯。
迩来衰病更畏热,呼叫欲狂挥汗珠。
饮冰嚼藕废朝夕,小室如炉眠不得。
閒将图画悬四壁,漫想深山好泉石。
就中此图尤绝奇,青林飞瀑吹凉飔。
何人展席坐苍藓,乃是谪仙初醉时。
露顶裸裎投羽扇,仰看云生白成练。
松阴如雨毛骨寒,岂识人间袢促倦。
祇今匡庐道阻修,雁荡天台近可游。
便欲致身丘壑里,挂巾石壁继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