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思》
《边思》全文
唐 / 杨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苏武节旄尽,李陵音信稀。

梅当陇上发,人向陇头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武节(wǔ jié)的意思:指军队在作战时的纪律、气节和勇敢精神。

音信(yīn xìn)的意思:音信是指消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苏武节(sū wǔ jié)的意思:指忠诚坚贞,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注释
苏武:汉朝使臣苏武。
节旄:古代使者所持的旌节上的装饰物,象征着使命和荣誉。
尽:完全耗尽。
李陵:汉将,曾投降匈奴。
音信:消息或书信。
稀:稀疏,少。
梅: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
陇上:指陇山,古代地名,今甘肃一带。
发:开放。
人:指诗人自己或他人。
陇头:陇山之巅,代指远方或故乡。
翻译
苏武的节杖已经磨损殆尽,李陵的来信也变得稀少。
梅花在陇山开放,而人却要返回陇头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怀念之情。"苏武节旄尽,李陵音信稀"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两位边塞将领苏武和李陵来表达边疆的孤独与通信不便,表现了诗人对遥远边关战士的深切同情和思念。"梅当陇上发,人向陇头归"则是景象转换,通过梅花在长城旁边绽放和人们向着长城方向回返的画面,传达了边塞之地春意渐浓,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故土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苍茫,以简单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边疆的寂寥与悠长的情怀。通过历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巧妙结合,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英雄将士的缅怀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功力,也反映出唐代边塞诗特有的苍凉与悲壮。

作者介绍

杨衡
朝代:唐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师,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日以琴酒相娱。衡工吟咏,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盖自谓其声韵响彻如此。有人盗其文登第,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乃笑曰:“若是,犹可恕也”。官至大理评事。衡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六言三首·其二

不入城里市里,常在水边月边。

蜀公有疏谢事,米老无书辨颠。

(0)

六言三首·其一

表贺赤乌白兔,韦布披襟巨题。

定价堪提鳌岭,逢辰不让龙溪。

(0)

禋霈进封一首

忽得中都讯,纶言下玉墀。

名为开国子,实类出家儿。

不记操麻卷,犹堪谱荔枝。

吾方抽手扳,谷璧欲安施。

(0)

和乡侯灯夕六首·其五

街鼓鼕鼕霜月寒,冶游夹道拥如山。

衡门谢客孤吟过,铃阁忧民一念关。

变赤地馀成佛国,望红云处隔仙寰。

华灯收了霏微雨,最好耘田更钓湾。

(0)

杂咏一首

晴是羲和喜,阴是嫦娥妒。

暖是青帝来,凉是赤熛去。

灾是旄头出,祥是奎星聚。

雷是阿香嗔,涛是灵胥怒。

(0)

石竺山二十咏·其十

慈悲乳孙叔,恭敬侍小颠。

烦君常警逻,老子□□□。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